br> 沈鹤亭很信任简倦,他觉得简随安是如今大瀚屈指可数的、有傲骨的文人。 简倦会在遇鹤亭跟自己说,“良禽择木而栖”——他都能看得出我本心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坏到哪里去? 可事实是,沈鹤亭找了好多年没找到的人,就是此前屡考不中、躲在兰山里喂鸭子的简倦。 怪不得……找不到,当年简倦写完讨萧氏檄,就猫进了山里与世隔绝。 沈鹤亭大口喘气,他压着眉盯着简倦,他想骂、想哭、想放声大喊,可落到实际里,他只有喑哑的沉默与悲苦地笑。 他明知道,讨萧氏檄只是弘治对萧家发难的理由,但沈鹤亭还是忍不住怨憎写檄文的人。 简倦实在扛不住沈鹤亭的目光,难捱地闭上了眼睛。 他依旧是佝偻着脊梁,这原本高傲不羁的文人,此刻终于可以向他惭愧了那么多年的少年赔罪。 这声骂,他等了多少个日夜,就恐惧了多少个日夜。他怕死了某一天,死去的萧家人向他来索命,万一幸存的定北王遗孤会提着明晃晃的刀来刎他的脖颈。 此时简倦竟庆幸,沈鹤亭只是哭,只是沉默,只是双手空空地站在他面前苦笑。 他简倦还有命为自己年少无知犯下的错埋单。 纵他凭巧舌走天下,此刻对沈鹤亭,就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沈鹤亭也是,多少恶毒的咒骂涌上嘴边,终究喉头一滚,全都咽了回去。 他的脊梁终究支撑不住这幅被伤病跟紫英折磨得快要虚空的躯壳,他几近绝望地蹲在地上,双臂绕过膝盖,头埋进自己臂弯里,哑哑地流眼泪。 简倦始终保持鞠躬作揖的状态,风怎么吹,都不动弹。 沈鹤亭抬起泪眼,瞧着那星星闪烁的夜空,寻找最亮的那一颗。 可惜视野太模糊,他找不出。 “简随安,你信命吗?” “因果有报,便是命。” 沈鹤亭咽了口唾沫来润他干涩的喉咙,向简倦问出他纠结了许久的问题:“那我爹落得那般下场,又是造了什么孽?简倦,我爹什么都没做错。他是英雄,他守这片土地,他身上……五十多处伤疤,处处皆为他李氏、为这江山,缘何要被那大火活活烧死? “我的哥哥又做错了什么?大哥他跟着爹,我眼见大火从衣袖滚到了脖颈。我二哥三哥,被鞑子的马蹄活活踏死在天鹭江。那是冬天啊,我站在天鹭江,就看着血冻成了冰,江里沉了几万具尸体,我怎么找,都找不到我二哥三哥的尸首……” 沈鹤亭越来越哽咽。 他出现了幻觉,他感觉十六岁的火烧到了二十三岁,火舌勾着绝望,在他面前飘啊飘,将他最后一缕青丝裹进去,刺啦一声,化为灰烬。 有时他疼得甚至希望自己被火烧死,在天鹭江冻死。和他的父兄姊妹葬在一起,一起变成来年的劲草,守在故土的边疆。 “……是因为我吗?我是个畜生,犯了太多罪孽,所以要我爹我哥去替我受罪?他要讨债尽管来找我啊,为何要我看父兄惨死,偏留我苟活!” 沈鹤亭痛然抱住了头。 简倦听着山中孱弱的回声,慢慢放下了手。一下子有些直不起腰,他便弓着背,向沈鹤亭走过去,在他面前跪下去,双手撑着膝盖,抬眼望着沈鹤亭。 “公子,”简倦抿了抿嘴唇,张口之前想了良久,整理好了话才说,“因并非是王爷造,果不该是公子所见的果。” “我听不懂,”沈鹤亭低低地说,估计是没劲了,嗓子跟破锣似的也喊不出来了。 “错的是世家之治根深蒂固,错的是主上猜疑,错的是小心眼的老天爷嫉妒人间英才,”简倦的语气愈发肯定,“王爷虽身死,但其英魂依旧在。他尚留一丝血脉在世上,萧家就没有倒。公子已经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所有的手段策略,不就是在完成王爷的未竟事业么?” 沈鹤亭睥睨简倦:“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被你说成救世神,简倦,你倒真是颠倒黑白的好手。” 简倦还不傻,听得出沈鹤亭反讽,他不禁汗颜,继续道:“李氏王朝已成日暮,公子,随安今日来赴约,一是为认下当年犯的罪,二是有话要对公子说……” “省省吧简随安,你那些阴谋之论,还是说给愿意当皇上的人听吧,”沈鹤亭打断了他的话,“大位并非我所求,我承受家族血海深仇经年,苟活至今孜孜所求不过一个血债血偿的解脱。你与我说改天换地,无异于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