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是能够携带一定数量的旅客的。 这些年,大部分前往各大殖民地的移民们,实际上都是乘坐这些商船前往的。 当代的远洋商船,不仅仅是进行海外贸易,顺带还承担着运输旅客的任务,而且大多都是武装商船,必要时候甚至能够参与海上的战斗。 要不然怎么说,当代的远洋商船都是多用途船只呢。 为了保障移民们的安全,所以船队进入港口后,都是移民船只优先靠岸,然后在当地海外领官员的引导下,进入城区早已经是为他们准备好的居所进行休整。 为了迎接移民的到来,当地的官员和驻军已经是先后忙绿了大半年了,早已经是修建好了一大批简易的住房以供移民们临时落脚。 因为目前南非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所以这些移民暂时还是安置在城区,并没有安置在城外的移民村镇。 城外的移民村镇,是留给第二批、第三批等后续移民的。 这一批移民,目前都将会居住在棱堡城区内,白天里出城劳作屯垦,晚上回城。 反正如今南非城外的北面等大部分区域,都是广阔的平原地带,极为适合屯垦的,移民们出个城门就能直接到田地上劳作了,根本用不着去更远地方的移民据点。 船队安排着移民登船的时候,刘文江他们这些海商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继续等再船上了,不过虽然还是在海面上飘着,不过好歹是在港湾里,没有了风浪侵袭,船只不会在深海里进行航行的时候一样,晃来晃去。 这个时候,刘文江也是难得有了性质,和几个同事们在甲板上摆了一个小方桌,几人一边晒着南半球的阳光,一边喝着小酒。 此时正值十一月,北半球已经是进入了冬天,但是在南半球,却是属于盛夏。 这种变化让刘文江,大感世界万千,无奇不有啊。 虽然之前的时候也是在书里看到过,南北半球的气候诧异极大,甚至是相反的,但是之前只是在书里看到而已,但是现在却是真正的感受到了。 这种感觉有些惊奇。 倘若自己还在太原老家,没有外出的话,那里能够见识到今时今日的风光。 不过想起老家太原,刘文江又是挂念起家中的老母,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否吃好睡好。 在年初出海之前,他也是收到过家里的来信,他二弟在信上说家中一切安好,还让自己不用担心,他会照顾好母亲,让自己安心在外头做事。 刘文江想到这里,就是觉得有些对不住自己的这个二弟。 刘家有兄弟姐妹四人,刘文江乃是长子, 刘文江的妹妹去年已经外嫁,他的二弟今年十七岁,三弟则是只有十三岁,如今正在县小学就读。 当年刘文江读书的时候,他的这个弟弟也是到了启蒙的年纪,但是以当年刘家的经济情况,断然是无法再供第二个儿子读书的。 所以,最后只有刘文江继续在县小学读书,而他的这个弟弟,连去村里的幼堂启蒙都是没有去启蒙。 不过他弟弟也是个争气的人,虽然没有去过学校,不过自小也是跟在刘文江身后,刘文江这个大哥充当的老师,对自己的弟弟进行启蒙教育。 只是这样的半吊子家庭教育,虽然让他弟弟会基本的读写,但是也只局限于此了。 当年刘父因为意外身亡,不仅仅让刘家失去了顶梁柱,而且意外发生后刘父的救治也是费了不少钱,最终人还没救回来。 再加上本来就年久失修的房屋也是坍塌,一家子居无定所,当时的刘家情况可谓是极为窘迫。 虽然刘文江及时退学,并接过了养家的重任,但是当时的刘文江年岁还小,在县城里的商行做文书的工钱并不高,要还债,还要重建家中的土屋,家中还有一个老母和三个弟妹等着他供养,光靠他一个人的薪资是不行的。 而家里的田地虽然不多,但是也不能抛荒,所以只能是依靠老母和弟弟妹妹在家中务农,种田的收入纵然不算高,但是至少能够解决家人的吃饭问题。 如此熬了四年,他弟弟也是从一个十二岁的童子,变成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其人如今是皮肤黝黑,手掌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布满了老茧,不管是做事还是说话,都不像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反倒像是二十六岁的成年人。 反倒是刘文江,虽然辍学工作了,但是他好歹还是在县城商行里当文书,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几年下来,依旧是一副瘦弱读书人的模样,白白净净的。 还完了债,修好了房屋,妹妹也嫁人,二弟也长大成年,三弟也是安安稳稳读书,初步稳定了家庭后,刘文江再也不愿意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