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字迹(2 / 6)

好的应对。所以瘟疫很快在月氏中控制了起来,不像别的部落那么严重。

介于这一点,月氏便没有放弃好不容易找到的栖息地跑路。他们现在驻扎在某个盐湖附近,仗着盐湖里的纯净湖盐和西边做起了卖盐的生意,还挺聪明的。

靠着盐湖,月氏不需要自己辛苦跑商,只要等商人路过就行了。

青海这里盐湖很多,月氏目前没能占据全部盐湖,但也占据了数量可观的一部分。附近的部落能在别的地方寻到盐自给自足,不会找月氏买盐,可西方的商人和大秦的商人就不一样了。

这两边都是路过的,又不定居在青海。他们不可能留在这里慢慢搜寻盐湖,最快的方法莫过于找地头蛇买盐,再带回国内倒个手赚差价。

尤其是西方,

() 他们的钱可太好赚了。

倒是大秦似乎不怎么上这个当,月氏怀疑秦人寻到了其他盐湖,在自己采盐贩售。

月氏知道海盐和井盐不如湖盐纯净,秦人绝对不可能因为有这两种盐就不买湖盐。湖盐的杂质和苦味可比另外两种少多了,拿回去稍微精炼过滤一下,就能出细盐。

贵族们能吃上更好的盐,就绝不会委屈自己。

但秦国商人并不热衷从他们这里买盐回去售卖,显见是有别的纯净盐获取渠道。

做不了秦国的生意实在遗憾,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月氏还没到能霸占全青海盐湖的地步,和大秦对上实在没什么胜算。

月氏所料不错。

秦国确实找到了个不错的盐湖,并且据为己有了。这个盐湖离大秦国土还很近,就在出陇西之后没多远的地方。

陇西西出一段距离便是青海湖,当地称之为仙湖。青海湖的西南边有个大型盐湖,没有名字,只称盐池。

也就是后世出名的茶卡盐湖。

仙湖盐池产出的盐味甘美,颇受陛下和太子的喜爱。且它极易开采,只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下面就是天然的结晶盐。

历史上这个盐湖引起过许多争端。

陇西兵马以“维护商路安全”为借口,直接驻扎在了附近。因为这里确实是西域商路的沿线,而且距离大秦很近,倒是没怎么遭受怀疑。

大家都以为秦人是为了保护商队才在家门口陈兵的。

除非像月氏这样做卖盐生意的,才会四处打听各地的盐如何,寻常部落谁知道海盐和井盐杂质多啊?

他们内陆的一直吃的湖盐,以为天底下的盐都这样呢。

那盐湖原本是一个部落占据的,秦人抢了他们的地盘和盐湖,他们也敢怒不敢言。收拾收拾跑去别的地方驻扎了,反正青海盐湖多的是。

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青海当地的部落自己就会为了抢盐湖打起来,大家都习惯了。

不过秦人多的是取盐的途径,听闻海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来秦人应该不稀罕这盐湖吧?

那部落就是这么想的。

怀疑秦人抢他们地盘是看这里地理位置不错,又被他们休整过可以直接拿来驻扎。至于后头的盐湖,倒是没太在意。

因为部落自己都没在意这个,也就没往外头说。月氏的势力范围距离这里有些远,不曾打探到什么消息。

始皇帝盘算着不管如何,得想法子把这个盐湖纳入大秦国土。别的地区可以作为附属国,这里不成。

仙湖盐池的产盐量极大,若能派大量人手过去开采,整个大秦吃盐都不成问题了。

古代人民平均寿命不长,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除却最明显的吃不饱、穿不暖、染病难愈之外,盐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底层平民吃的盐杂质很多,对身体极为不利。但人又不能不吃盐,不吃盐没力气,无法维持生活。

庶民要做很繁重的体力活

,盐对他们来讲就不仅仅是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维持生计的必需品。哪怕吃杂质盐相当于慢性服毒,他们也得吃。

结果统治阶级搞了个不加赋而国足,在盐价上做文章。赋税是没变了,盐价居高不下,为了吃盐得花很多钱,本质上就是在交税。

吃不起盐的,那就只能少吃。盐是少吃了,可苦活没少干,身体哪能不透支呢?

吃得起盐的,也没好到哪里去。毕竟平民百姓吃的可不是细盐,吃多了同样对身体不好。

总之左右都是为难。

古人也不傻,尤其是贵族,大家当然知道不够纯净的盐对身体不好。

否则贵族何必自己追求细盐,盐商又何必把细盐卖上高价?那可不仅仅是因为细盐口味好,光靠口味赚钱。

始皇帝在问清楚盐池的产量之后就心动了。

他对太子说道:

“倘若能叫庶民都吃上白盐,大秦便再不缺男丁了。”

一方面,可以减少毒盐带来的人口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庶民的寿命,稳赚不赔。

以前不能这么干,是因为提纯井盐耗费太大了,庶民是真的吃不起。而且产量也不高,顶多能供应贵族。

后来的朝代不这么干,有些是统治者无所谓庶民死活,有些是人多不缺男丁。

但是大秦很缺人!

最新小说: 一杆一饵钓一人,一河一坊连万界 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我就种个地,怎么长出御姐和萝莉了? 铁血斥侯 瞎编功法,弟子都成了绝世大帝? 身具九阳圣体,九位女帝争着要与我双修 命运游戏:最高难度通关修炼之塔 修仙我有一枚乾坤戒 修仙归来,从照顾小姨子开始 武侠世界开酒吧,李秀宁喝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