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让侍者撤下饭食。
不吃就别吃,饿着吧。
接下来是例行处理公务,扶苏叮嘱蒙毅带着点两位公子。不用做别的,就让他们整理整理奏折,先从简单的做起。
对奏折进行归类是基础的事,这活总不能做不好吧?
多两个帮手,蒙毅本来以为自己会更轻松一些。结果没多久就发两位公子对奏折的分类确没么概念,分不清楚哪些是要奏折,哪些是不要的。
这就导致蒙毅的工作量反而增加。
明显的比如请安折子两人当然是能分清的,可有些奏折比较隐晦,政治敏感度不够的人就察觉不到里面透露出的题。
这方面蒙毅不敢保证自己做得万无一失,太子殿下就时常能从他已经分类好的普通折子里挑出只言片语看出不对劲。
倒不是写奏折的人有意识写得晦涩,而是当官员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个题的严性。
比如某县令照例每隔一段时间送请安折来,里面提到近治下的大致况。他可能就是随口一提,近周边都看不到么野兽出没,治下十分太平。
原是为表功的,扶苏却觉得况有异。为防万一回信让县令派人探查附近山中的况,然后发是有六国贵族藏在山里。他们为自己的安全扑杀野兽,导致下山作乱的野兽减少。
诸如此类的事发生过不少次,不一定回回都是六国余孽作乱。太子总能从蛛丝马迹里看出各式预警,这个本事确很得。
扶苏:无他,唯手熟尔。
当皇帝十年么没识过?很多都是吃过亏才学会的。
就比方哪里哪里鸟兽有异动,一开始扶苏不明所以没当回事。后来出过两次这样的事后,一对比才发几次之中的规律,都是鸟兽异动后发生龙翻。
这样的事等奏折传到咸阳再提醒肯定已经晚,却能让咸阳这边的官吏吸取经验,总结出规律来。然后把规律传播至各,下次再遇到就知道怎么处理。
蒙毅不求两位公子像太子这么敏锐,但是他们太不敏锐吧!
次从奏折堆里挑出明显放错的拿到一边,公子们尴尬,他尴尬。
当臣子的指出君上的错误,很容易被君上记恨的。这两位公子他又不熟悉,不清楚是不是小心眼的人。
蒙毅只好改变策略,让他们去看自己分好的折子查漏补缺。新送来的奏折还是他亲自分吧,不要难为彼此。
两人有点泄气。
但到自己才刚开始学,犯错很常,又新振作起来。
他们决定拿着分好的奏折学习分类。
这件事别看简单,其很要。要是当君王的自己都分不清么奏折要紧么奏折不要紧,那还是趁早洗洗睡吧,夺么嫡。
一个上午过去,两人小有所得。
扶苏看他们神采奕奕的,便在午休时分对父亲道:
“我看弟弟们似乎学到不少,左右这会儿清闲着,父亲不如亲自教导他们一番。”
刚用完午膳的两刻钟内确只能歇着,秦王政便点头答应下来。好他考教一下儿子们的能力,看看他们具体都是么水平。
要知道这一世的秦王政都没怎么亲自教导过太子,这两人算是待遇极佳。
扶苏招呼两个弟弟来边坐下。
人强压着激动走过来,拘谨坐在父兄对面。扶苏从奏折里抽出一本递给父亲,这个事有点难度,看看弟弟们能不能解决。
秦王政没有异议,考教水平当然得拔高点难度,总不能从一加一等于几开始考。
然后位公子就被亲爹塞过奏折,让他们自己看,看完自己的法。
两人头碰头一起看完奏折。
奏折里的内容并不复杂,的是一桩官司。南郡有两个相邻的县,两位县令互相告发彼此,都对方私藏楚国余孽,请王上派兵捉拿对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县令甲自己在县界边境发余孽的踪迹,于是一路追查,发楚人时常乔装改扮混入隔壁县城购买粮草等物。如果对方县令没有放水,怎么可能任由余孽随意进出?
县令乙自己发余孽,对方拿着隔壁县户籍的照帖来自己县。一开始以为只是常的亲戚走动,结果来的次数稍微有点频繁。他就仔细查查,发持有照帖的人躲藏在边界的山林中,他怀疑是隔壁县令要陷害自己。
位公子看完都有点懵。
秦王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