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霍敬之点名的郑大人。 出生荥阳郑氏,这可是从九州帝国时期就传承至今的士族之一,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同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四大顶级士族。 虞朝现如今的文官,有接近七成以上都出自这四大顶级士族,剩下的两成也同样来自士族,分别是江南徐家以及陇西林家,而这两家同四大士族并不是同一阵线。 江南徐家和陇西林家,同皇室属于是联姻关系,各自都支持着一位皇子,同四大士族算是分别不同的三个阵营。 又有一成官员出生小士族以及开国元勋,比如霍敬之方乔等当初起事时候的谋士,但是数量很少,而这些小士族,也大多以这四大顶级士族马首是瞻。 想想这些士族几乎掌握了朝堂绝大多数的文官,这股势力是何等的庞大? 霍敬之突然的站出来,让绝大多数的朝臣都是心生诧异。 尤其是那些勋贵,更是一脸懵逼。 霍敬之虽说也是朝廷大员,奈何做的是工部尚书这个没啥存在感的职务,加上他也低调,绝大多数时候在朝堂上就跟个透明人一样。 除非是遇上同他部门有关,或者昭武帝点名,他才会站出来之外,其他时候,他都是老神在在的站着,听着。 甚少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是今天,他怎么突然就冒了出来? 这不对劲啊,纪国公今天不对劲啊,好些个勋贵互相用眼神交流着。 “这那里是今天不对劲?从一个多月前,这老霍就开始不对劲了好吧?” 宁国公程勇小声嘟囔道。 他是个天生大嗓门,即便此时尽量的压低声音,但他身边的那些个勋贵还是听得非常清楚。 都是心里一阵,连连点头。 确实这霍敬之从宫宴那时之后,就开始不对劲了,做出了许多让他们这些老伙计都非常侧目的事。 对于他们的疑惑,左相方乔和户部尚书陈华确实一点也不意外。 他俩都知道这方案是谁提出来的,那是人家闺女,人霍敬之这个做老爹的能让这些家伙阻挠吗? 要知道这方案要是推行下去,成功取得成效,那可是大功一件。 而就目前来看,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非常高,只要按照执行,基本没啥问题。 现在这些士族的站出来阻挠,无疑是断人财路,霍敬之要是能淡定那才有鬼。 “纪国公说在下所言差矣,不知在下那句话说错了?” 在短暂的诧异之后,郑大人立马拱手反问。 “第一错,郑大人眼里没有百姓。” “雪灾降临,多少百姓房屋被毁,流离失所,郑大人身为朝廷命官,这个时候不想着如何去救助百姓,反倒在方相提出方案之后予以反驳。” “你扪心自问方相所提方案如何?” 闻言,郑大人面色一沉,眼角扫了一眼提出这个方案的方乔,这位他可有些招惹不起。 “自然是好。” “既然郑大人都觉得好,为何还反驳?而且还是已顾及那些富户豪绅的心情之言反驳?” “怎么难道在郑大人眼里,就只看得到那些富户豪绅,半点看不到那些正遭受灾难的百姓?” “霍某说你一句心无百姓,有错否?” 郑大人被质问得哑口无言。 “纪国公说得不错,姓郑的,就是心无百姓。” 宁国公程勇立马声援,他和纪国公都是勋贵一派,属于是一个阵营,纪国公此时站出来,摆明就是站队皇上,他岂能落后? 再说了,他同纪国公当年可是战友,虽然他多有看不起读书人,但是心里却对纪国公霍敬之多有佩服。 “陛下,臣觉得,这姓郑的有问题,如此为那些富户豪绅说话,这般顾及他们的感受,不行咱让大理寺查一下他吧?” “宁国公说得不错,陛下臣附议。” 立马又以为勋贵站了出来。 “臣也附议。” 这次站出来的是曹国公赵宏正。 见到他站出来,霍敬之眼底掠过一抹复杂,不过很快就收敛了起来。 “胡说八道,皇上,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郑大人着急了。 然而他话音落下,纪国公霍敬之的声音也悠悠响起。 “臣也是就事论事。” “俺老程也是就是论事,你要是屁股底下干净,你慌什么?陛下我觉得这姓郑的肯定有问题,要不然怎么臣提出查他一下,他就跟谁踩他狗尾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