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女生耽美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279章 宋朝的大敌到底是谁?

第279章 宋朝的大敌到底是谁?(2 / 3)

握着自己的人生,哪怕是最后身死兵败,那也值了!

雄心壮志有,但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关于这个问题,赵匡胤去咨询了自己的丞相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意思就是在说,自从唐代之后的数十年,帝王换个八个姓氏,战争一直不断,生灵涂炭,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我若是想要天下长久安定,让我大宋长治久安,应该怎么做呢?

对此赵普的回答是:“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接着,赵普顿了顿说道:“此非它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按照惯例先对赵匡胤拍了一通马匹。

陛下能够想到这个,简直是天地人神的福气啊。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赵普这个人深谙为官之道。

他不仅有才华,还通人情,能够把赵匡胤哄得舒舒服服的,不然赵匡胤也不会选择他成为丞相。

之后赵普便给出了他的答案。

发生这些事情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太强,君弱臣强,天下如何能够安定?

皇帝只有一个,既然你皇帝没我强,那老子为什么要听你的,反了反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唐末的乱世了。

虽然早在后汉时期就已经开了科举,但那个时候的科举依旧是以世家贵族为主。

莫说是寻常百姓了,就算是没有势力的寒门子弟,也未必能够高中。

毕竟寒门也是门。

到了唐朝,这个情况有所缓解,但五姓七望依旧是社会的主流。

即便是到了唐朝默契,这种情况也没能得到太大的缓解。

唐末之后,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阶级矛盾终于一次性爆发。

无数军阀纷纷揭竿而起,将那些把持着社会资源的世家贵族屠戮殆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诗说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历史。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传说便是有个军阀想要向五姓七望的家族求亲。

结果人贵族看不上这么一个俗气的军阀,不仅拒绝了对方,还把对方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于是军阀一怒之下带着军队把那家人屠了个满门。

至于那美娇娘,自然也是被他收入了帐中。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却是唐末以来数十上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世家门阀的势力随着唐朝结束,很快也走上了终点。

秦天前世一个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正是因为无数军阀混战的局面,导致目前为止,不管是哪一方势力,都有着足以自保的军事实力。

几乎所有人都是从军方起家。

因为你手里没有士兵,没有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在这乱世立足。

而这也是无数政权十分短命的主要原因。

大家手里都有兵,都有力量,那就比谁的手腕更加强硬。

自古以来天子不可一世的思想在无数军阀的屠杀之中最终消失殆尽。

现在手里但凡有点军事力量的,都想自己称帝。

因此,赵普觉得,若是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也没有奇技淫巧可以施展。

唯一的办法就是“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

夺取他们的权利,制衡他们手中的钱财和粮食,收拢他们手中的军队。

如此便“则天下自安矣。”

如此回答深得赵匡胤之意,这也将成为大宋未来所坚持的执政方针。

想要保持国内的稳定,就需要对军人保持警惕心。

原因无他,实在是被唐末的军阀杀怕了。

谁知道那些武夫手中有了权利会不会反过来再次掀起叛乱。

毕竟赵匡胤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欺负人孤儿寡母无力自保,夺取了这江山。

这么多东西说起来其实无非就是四句话: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赵匡胤思来想去,总是觉得有些不安,于是便来寻求秦天的指点。

不过当下,他并未说出自己和赵普的想法,而是打算看看秦天是如何说的。

“你的想法我其实知晓。”秦天淡淡的说道:“因为此前也已经不止你一个人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了。”

事实上,秦天此前所遇到的皇帝很多人并没有类似的困扰。

看看秦天之前遇到的都是什么人吧。

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

他们岂会担心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

但那些人的经历不能当做参考。

他们不担心这种情况出现原因是中央的势力足够强大。

手中有兵,边关的军人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可赵匡胤所面临的情况不同,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想要解决目前

最新小说: 陛下,就不给您留全尸了! 一人之下:我有一双轮回眼 火影降临现实,获得鼬万花筒 快穿:极品炉鼎重生了 冥王别催,我这就直播赚钱 宠,无上限 咒回:从魔虚罗到英灵召唤 东北匪事 你惹假千金干嘛?她有豪门宠着! 宝可梦:怎么办?岳父总想手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