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正愁没有路子刷皇帝的好感度,真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啊。 随后,又饮了一杯清茶,苏铭起身告辞,李婉儿也并未挽留,目送他离去。 ······ 在李婉儿登基后的第二天,她就陷入了繁忙的政务之中,新帝继位后要处理的事很多,自从神武帝深居在养心殿之后,朝政的处理便是越来越慢,直到太子李贤监国,这样的情况才得到好转。 而李贤做了六十多年的太子,对大周的情况很熟悉,所以,在他监国的这段时间里,虽然受限于先帝和齐王,但他依旧做了不少实事。 现在,齐王党太子党都烟消云散,只有文武两派,当然,各地战乱四起,武将们不愁没有立功的地方,而文臣们也同样如此,叛乱的地方肯定是要换主政官员的。 大周的内阁有一个明文规定,不历州县者不入内阁。 没有主政一方的工作经验,是永远不能走进内阁的,神武帝当初扫清吏治,革除弊病,将文官的制度也改了不少,这一举措,使得大周官场为之一清,多了很多办实事的官员。 而科举中,中了举人,进士的士子们,在政院中学习两年之后将会被外放道各地,在州,郡,县,镇中任职。 当然,这些士子们去各地任职是有年龄限制的,二十以上,六十以下,超过这个年龄就没法再通过政院入职的。 而进士之中前三十名可以在京城政院中学习,两年后可以进入京城六部入职。 通过这一举措,大周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增强了许多,但同时,各地乡绅的势力也借此增强了不少。寒门难出贵子,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不是说没有,而是寒门贵子出现的概率比起那些乡绅书香世家来说,差的太远了。 在朝廷之中,六部官员是一脚一个坑,想要更进一步太难了,除非立下大功,否则,按部就班,想要上升,穷尽一生都很难进入内阁,即使科举的前三甲,也必须外放当官,所以,京城每年都有大量的官员请求外放。 永安女帝临朝之后,首先做的事就是联系各州郡的主政官员,命令他们配合各地驻兵剿除叛乱。 随后便是大赦天下,免除一些赋税,施恩施德。通过这些举措,朝廷很快就重新获得了民心,那些叛军们的势头也被遏制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