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是不是以为小鹿更新了?
并没有!
只是小鹿整了个企鹅群而已,可以在群里一起吹水唠嗑,聊个不要钱的!
明天一定更新!
运动会就在这个礼拜的周三到周五,应该可以一天一更……吧?
小鹿尽量。
扣扣群号:八五零零,四零零五幺
欢迎各位新老义父来群里捉新鲜的小鹿~
后面就是用来凑字数的论文,不用管他了。
。
。
。
。
。
。
。
。
。
你真的想看小鹿的狗屎论文?
好吧,让你看看。
嘿嘿嘿。
摘要:中国田园诗开山祖师陶渊明的经历与心态都影响了他的诗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的豁达与对自然的热爱。本文着重论述陶渊明的诗词与他经历的关联。
关键词:中国山水田园诗、陶渊明、人生经历
正文:
陶渊明,一个中国田园诗无法逾越的诗人,也是一个失败的士子。
也许在功名利禄这一道上他是妥妥的失败者,曾经为生民立命的雄心壮志也随着郁郁久居人下而烟消云散。
但是他最终还是成为了名留青史的诗人,与王侯将相一般被后人所熟知。
正如周敦颐写的一样“晋陶渊明独爱菊”,他的品格与菊一般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才能有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
也许当时有很多世家子弟登上高位、位极人臣,享受着三妻四妾高门大院金山银山的富贵生活,但是他们却什么都没有留下,就连在史书上都只有寥寥几笔。
陶渊明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那些个读书人流芳百世的终极梦想。
虽然他做官不行,就连种田也种成个“草盛豆苗稀”,但是谁都无法否认他对中国田园诗的贡献。
一.陶渊明经历与其诗句风格关联
1.仕途不顺影响
陶渊明在记录自己游宦经历的《饮酒》其十曾写到:“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官场失意,因为门第的低微和本人的桀骜不驯,所以才郁郁不得志,最后在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主动挂印离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也许他最开始寄情于山水田园风光,可能是因为官场的不得志而不得不转移注意力,但是到后面陶渊明在看穿官场黑暗后辞官隐居回到田园,是真的开始享受田园生活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出仕的陶渊明最终还是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田园生活,随后写下了极多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诗派。
他的豁达心态让他不再纠结于功名利禄,还让他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他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采菊时不经意间抬头望见远方的南山,随后便完全忘记了一切,开始欣赏眼前那一副美好的画卷。
2.接受的教育影响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所以他才会在仕途失意的时候拥有豁达的心态。
因为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所以他也曾与那些普通的热血少年一样,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
不过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同样也受到了老庄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写下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以阐明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既心怀大志,又随遇而安。
但是,很可惜,因为当时九品中正制的制约,使得官场出现了“上品无寒门”的情况,门第成为了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再加上世家对知识和官位的垄断,这就导致有不少心怀大志的寒门士子报国无门,只能在一个小小的位置上蹉跎时光。
所以最终陶渊明还是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官位。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写出了《归去来兮辞》,于上任后的八十余天后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陶渊明自知他没办法与这种官官相护的黑暗官场妥协,所以他选择了回到自然的怀抱。
所以隐居之后他的诗词看不出仕途不顺的怨怼,也看不出怀才不遇的悲伤,有的只是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居山林的称颂,偶然也有对困顿生活的抱怨,但是他也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再次打起精神来应对。
所以他的诗词风格很是自然,字里行间都是恬淡与自由。
总结
陶渊明的经历与他写出的诗文风格息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