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小插曲。(1 / 2)

甘泛继续解释道:“是的,岳父,黄巾之后,许多流民流浪各地,强壮一些被各地诸侯招募为兵,老弱病残却依旧在流浪。”

“现在我们的势力范围内,世家势力最弱,所以土地都在我们手中,将这些土地国有化,以朝廷的名义租借给他们即可。”

“租借?”

“可是就算给了他们,以他们的能力又能种多少地。”

“高产粮种,一亩堪比之前十亩!”

蔡邕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女婿早就为这一步铺路了。

有足够的粮食,才能有多余的劳动力去做其他的事。

“岳父,我需要人才。”甘泛郑重地说道。

“嗯,我知道了,老夫也算有点名望,你说你想要什么要的人才入你工部?“蔡邕询问道。

蔡邕觉得女婿肯定会提出一些稀罕的人才,比如说那位名满天下的司马徽。

甘泛说道:“岳父,我想要人才。我想要一位真正能屯田的人才。”

“真正能屯田的人才?”蔡邕皱眉沉吟。

这倒是难住他了,说能屯田的,那到不少,可是能满足自己女婿的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来。

不过蔡邕毕竟也是大汉的大学士,认识的人可不好,回忆了一会儿,还真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贤婿,或许有一人应该符合你的要求。“蔡邕说道。

“谁?”甘泛好奇地看着蔡邕。

蔡邕缓缓说道:“不过此人现在在曹操营中,让他过来,恐怕......”

“曹操营中?”

“岳父不用管它在哪里,只要告诉我是谁即可?”甘泛打断了蔡邕的话,坚定地说道。

既然自己的女婿执意要找到此人,那么蔡邕也不再阻拦,把自己想起的一人说了出来。

“枣祗,颍川阳翟人,擅长农业,如今在兖州担任东阿令。”

“原来是他!”甘泛脸色凝重。

枣祗这个人可以说在三国里面是可小透明,但历史上却意义重大。

他是屯田制发明者,因为他们师徒的存在,直接让曹操粮食自由。

不过屯田制的出现是曹操迎接献帝到许昌后,接住正统,方才执行。

也就是说,还在曹操那边还未开始推行屯田制。

“对了,岳父,我还要名医?”

“名医?贤婿,你要名医干嘛?”蔡邕好奇问道。

甘泛说道:“修建普世医馆,朝廷想重新在百姓心中树立威信,医者不可少。“

“黄巾之乱的主要起因就是朝廷对各地的瘟疫置之不理,这才导致百姓对朝廷失去了希望。”

“而且,如今瘟疫并未彻底根除,我担心会有隐患,故而想请名医建府收徒,诊治百姓,挽救灾荒。”

东汉末年的瘟疫持续时间最长,直到三国时期也没有彻底结束。

就连拥有世家背景的建安七子都有一半死在瘟疫之下,可见瘟疫的可怕。

如今自己准备招收流民种地,所以对瘟疫的防范必须重视,虽然他拥有系统不会被瘟疫侵蚀,可清竹、蔡琰、甄宓都是普通人。

赵云、张郃、徐晃他们虽有强壮的体魄。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接触久了,难免不出意外。

为了保证自己身边人的安全,甘泛必须杜绝意外发生。

蔡邕听了甘泛的话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是好事,我会跟相国与陛下提及此事的。”

“不过这次建设学府浪费了不少钱,我怕你义父会有意见。”蔡邕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甘泛笑了笑:“他自己留下的已经够他自己享受了,现在的他更在意的是名,一个留在史书上的清名。而且洛阳皇宫数百年的积累财富也足以支撑这些的建造了。”

“而且过几年后,西域的新鲜玩意足以慢慢补充皇宫的空缺。”

甘泛接着说道,“这一些都是为了大汉的未来,享受一事事后再说。”

蔡邕听了甘泛的解释,不禁感叹自己女婿的远见和胸怀。

他开始理解甘泛为什么会对这些大计划如此执着了。

不过听自己女婿的口气,是想搬空皇宫。

不过想想如今强敌当前,朝廷还真没有必要不在乎那些钱财。

“好,我会安排。”蔡邕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件事对他来说很简单,只要董卓点头,基本畅通无阻。

至于对付皇甫嵩与朱儁,只要保证陛下个人的衣食住行即可,至于其他地方,都可以缩减。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后,蔡邕便先行离开。

甘泛与蔡琰又在学府中逛了一会儿,便离开了这里。

就在会侯府的路上,马车上的蔡琰听到有嘈杂声。

“夫君,这外面是不是有点太吵啊?”

甘泛笑道:“咱们到了西市,市场吵一些,这是常态。”

“哦,西市?”

“走,我带你去看一看。”甘泛牵着蔡琰的手往西市走去。

……

甘泛领着蔡琰走进了洛阳的西市,只见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

街道两旁的商铺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在店铺的橱窗

最新小说: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乡村修真小仙医 穿到北宋捞苏轼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佛系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