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华的圈内好友很多,不过大都在香港。
香港演员的普通话水准大概就是:大扎好,我系轱天乐、我四渣渣辉,探挽懒月,介四里没有挽过的船新版本,挤需体验三番钟,里造会干我一样,爱象节款游戏…
连口播都说的那么烂!
普通话是一门语言,要说好其实不难。
外部指导+大量练习可能不太标准,但一定可以说的大家都能听懂!
再加上周围的人都说普通话,语境很强,用的又是同一套文字,就更没那么难了。
连那些临时学习的外国明星都能说的倍溜,比如黄致列,参加《歌手》期间,已经基本可以正常交流了。
林允儿,为了参加一期快本和新浪的采访,练习了一夜,效果非常明显,说得特别流畅。
轮到我们一些港台明星,为什么说不好呢?
没有动力吧!
坐着都能把钱赚了,费劲练他干嘛,影视剧全配音,综艺里普通话差反而成了卖点。
但有件事很奇怪啊,你可以接受人民币结账,却不愿意学习普通话?
按照《解救吾先生》的设定,吾先生的朋友是地道的北京人,那找个香港演员就不合适…
刘得华就推荐了宁昊。
还挺合适,宁昊长得本来就显老…
但是,这哥们忙着做《赛车》的后期,拿出一天时间,客串一两个镜头还行,演个分量不轻的配角…
他恐怕不愿意…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演员的!
……
确实如此,吕潇然拨通宁昊电话,跟他聊来演这个戏,宁昊想也没想直接拒绝…
“老宁,你来我们这戏,一块玩一把吧!”
“…我是导演!”
“你是刘得华指定的演员,华哥想跟你正式合做一次,你就不能给他这个面子嘛?”
“我…”
“整天说什么没有刘得华的亚洲新星导,就没有《石头》,光说不练有个屁用!”
“我真不行,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清楚…”
“…可是刘得华觉得你行,我也觉得你可以,而且,我跟你说,演戏其实挺简单的…”
可惜,任凭吕潇然怎么说,宁昊始终不肯松口。
“你怎么不找郭滔?他不也挺合适嘛?”
“…拜拜!”
郭滔?
这个主意不错!
吕潇然立刻撂了电话,然后拨给郭滔,后者虽然愿意,但他档期也很紧。
搭上《石头》的车道后,郭滔弯道超车,接了七八部电影,大都是《石头》包世宏形象…
演员只要有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然后就可以吃饱饭了!
整个‘石头帮’,除了吕潇然改了戏路,大部分演员都在走老路子,刘华、郭滔甚至包括黄博,接拍了一系列对应《石头》形象的角色…
想了想,吕潇然道:“这个角色不是很吃紧,五天时间就够!”
“而且不用一次拍完!”
“行!”
都这么说了,郭滔当然一口答应。
好,主要演员选定,现在该组建项目工作室了!
……
工作室制度原本是好莱坞大公司的惯例,后来被引进国内。
每当有投入较高的影片立项时,制片公司就会成立相应的工作室,统筹影片的资金、筹备、人员、拍摄、广告、赞助以及周边等各项工作,一些大卖电影的工作室往往能存在数年甚至十几年。
《解救吾先生》不是小项目,幕后有金盾影视、小马、寰亚、中影、橙子映像,五个投资方。
但这五个制片公司都不可能围绕着《解救吾先生》打转,别的不说,就说中影,今年的工作重点肯定是《赤壁》,那怎么办?
工作室顺应而生,各自出几个人加入制片组,既是协助电影拍摄,也是监督——一双布鞋三千块、一顶草帽七千块了解一下!
总制片人韩三爷…
当然,三爷忙得很,不太可能事事关心。
算是挂名的。
制片主任是钟丽芳。
一般来说,制片人、投资方会物色一个信的过的制片主任,在剧本都创作完成,准备投入拍摄阶段时,制片主任就要走马上任了。
制片主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根据剧本内容,给出一个大致预算。
老板们都是“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怎样把成本压缩到最低,这就看制片主任的本事了。
钟丽芳就是有这个本事!
她给剧组工作人员安排的酒店是五星级的,但是剧组一分钱没花——条件是电影最后字幕写上感谢XX酒店的赞助…
光这一项就节省了七位数的开支!
吕潇然每次有什么要求,都会找她提,她再负责转告给投资方…
前期筹备进展的很快,吕潇然有一部作品打底,中影底蕴深厚,在业内也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四月底,摄影、布景、灯光、化妆、服装、艺术指导等陆续签下合约,其中大部分都是与中影经常合作的一些人。
不止如此,演员也陆续进组。
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