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了出来,直说变法得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大宋地大物博,如今的变法之策对汴京城郊的老百姓适用,却不代表适合别的地方的老百姓。
至于像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等等,他更是持反对意见的。
当时王安石就冷眼看着苏辙,那眼神,就好像苏辙背叛了他一样。
苏辙虽比不上位高权重的王安石,但如今他尚未到三十岁,就已是从三品的枢密直学士,他的话在朝堂上也是颇有分量的。
两人争执不下。
官家下令此事再议。
如今想到这件事,苏辙就直揉眉心。
虽说这件事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却比他想象中更棘手些,他还记得下朝
时王安石看向他的眼神,就和当初看向欧阳修等人的眼神一模一样,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正出神时,门却突然被人推开:“八郎,你怎么还没睡?”
来者不是苏轼还能有谁?
苏辙笑道:“六哥,你不是也没睡吗?”
“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苏轼嘿嘿一笑,到:“方才我们与孙翁翁喝酒时,小厨房送上来了一道红烧肉,我虽觉得味道不错,却想着改良一二,味道应该能更好的。”
“反正我也睡不着,索性就去小厨房将肉炖上了。”
“美食当头,若无人能与我一起分享也是人生一大憾事,谁知来福与我说你也没睡,所以我就过来看看你。”
“反正你也睡不着,索性再等等好了,尝尝我做的红烧肉味道如何。”
苏辙:……
他无奈道:“六哥,有的时候我还是挺羡慕你的,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自娱自乐。”
“怪不得方才我与孙翁翁说话时屡屡见到你出神,原来是在想怎么捣鼓做红烧肉!”
“羡慕我的人多了去呢!”苏轼这话可没说错,这事儿连他都知道:“谁叫我有你这样一个好弟弟呢?”
玩笑之后,他又道:“八郎,你可是因今日早朝时与王安石争执一事烦心?”
其实他之所以睡不着,也是因为这件事。
有道是人若碰上什么烦心事,那就吃顿好的。
若一顿不够。
那就吃两顿。
大不了他天天捣鼓红烧肉吃。
不光自己吃,还要带着八郎一起吃。
苏辙突然想到了赫赫有名的东坡肉,这道菜正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捣鼓出来的,如今苏轼并没有前去杭州,难不成捣鼓出来的就是历史上的东坡肉?
可见如今虽与历史有很大不同,可有些东西却是没有变的。
苏轼瞧见他这般模样,却是愈发担心:“八郎,你在发什么呆?”
“你莫要担心,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的顶着,若王安石真想要害你,我就算豁出这条命也要去官家跟前告御状。”
“你是什么性子,王安石又是什么性子,官家是心知肚明……”
苏辙笑了起来:“六哥,我没想这事儿,是在想你的红烧肉是怎么做的。”
提起红烧肉,苏轼的话就多了起来,更是眉飞色舞起来:“八郎,我可告诉你,我觉得我这次做的红烧肉味道肯定不错。”
"我用的是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切成了块状,用稻草四方捆起来,除了猪皮那一面,剩下五面在砂锅里慢慢将油逼出来。""
“最后将砂锅里铺上一层竹篦子,将肉皮朝下,加入炒焦的黄糖汁儿和黄酒,再放入各等佐料,用小火慢炖慢煨一个时辰左右。”
“方才我从小厨房出来时,就已是香气扑鼻。”
“我叫来福在那儿守着,大概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吃了。”
“八郎,瞧你最近瘦了不少,待会儿你一定要多吃几块,好好补一补身子……”
很快。
来福就端着红烧肉走了进来。
不得不说苏轼在读书方面有天赋,在吃食方面更是不差。
一块块红烧肉在盘子里码的是整整齐齐,赤酱浓油,色泽鲜亮,腾腾冒着热气,与这个寒冷的春夜是格格不入,可是看起来却叫人食欲大开。
“来,八郎,尝尝看,看看好不好吃!”苏轼已迫不及待夹起一块来,喂到了苏辙嘴边:“当心烫!”!
可惜,这次苏辙却与他背道而驰。
如今王安石已坐上当日欧阳修宰相之位,如今他一开口,朝中只有范镇等人老臣辩解几句,旁的大臣是一言不发。
而王安石,可没有将范镇等人放在眼里。
谁知苏辙却是站了出来,直说变法得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大宋地大物博,如今的变法之策对汴京城郊的老百姓适用,却不代表适合别的地方的老百姓。
至于像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等等,他更是持反对意见的。
当时王安石就冷眼看着苏辙,那眼神,就好像苏辙背叛了他一样。
苏辙虽比不上位高权重的王安石,但如今他尚未到三十岁,就已是从三品的枢密直学士,他的话在朝堂上也是颇有分量的。
两人争执不下。
官家下令此事再议。
如今想到这件事,苏辙就直揉眉心。
虽说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