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自己的手,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
“还好,还好,他们都退了。”
“香儿,裹儿,咱们没事了。”
李显的声音颤得厉害。
然而天幕之下的九州百姓,却不觉得他是胆小怕事之人,更不觉得他懦弱无为,是韦后手里的傀儡天子,是对九州百姓毫无用处的皇帝。
他的确怯弱怕死,但在生死关头,他也能颤着身体站起来,一人独面刀锋,然后压制着心里的恐惧,让意图谋逆弑君的宿卫转过头攻击李重俊。
“这圣人还是有点用处的。”
“这种情况下,只能他站出来。”
“如果出来劝降的人是安乐公主与皇后,只怕会让李重俊的人更加肆无忌惮攻击宫门。”
“是啊。”
“圣人做得很好。”
“皇后在走钢丝,圣人也是。”
“这种情况下,稍微不注意,便会激怒叛军,落个尸首分离的下场。”
李显出色完成了自己身为天子身为丈夫乃至身为父亲的任务。
所以我说他在这件事情上没得黑。
他或许不是英武之主,但在关键时刻,他绝对能站出来力挽狂澜,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
而韦后在这场兵变中的反应更是让人惊艳。
微操达人在别人身上是贬义词,但在她身上,绝对是褒义词。
至于在这件事情上容易被人忽略的安乐公主,她的作用更是发人深省。
作为诱发这场兵变的关键人物,直接与李重俊夺嫡的政敌,她能让李重俊恨驸马更甚于她,让自己的驸马吸引了全部火力,从而为这场兵变赢得时间,让韦后得以发挥自己的微操来改变兵变的走向与结果,史称景龙政变。
而后来的一场兵变,兵变的主导者显然吸取了李重俊的教训,一话不说,趁夜色攻宫门,然后直奔韦后与安乐。
深夜之中,韦后与安乐完全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双双殒命,头颅高悬西门,史称唐隆政变。
天幕之上,韦后与安乐公主的头颅被挂在城楼之上。
像是死不瞑目般,她们的眼睛大睁着,死死看向皇城的方向。
天幕之下,安乐呼吸微微一顿。
她是公主,是天家皇室,怎能以这种奇耻大辱而死
韦后缓缓抬头看天幕。
所以,她与裹儿最终竟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这、何人如此大胆”
李显从痛失爱子的悲恸中回神,“我要将他挫骨扬灰”
哦,对了,在这两场的政变之中,有一个男人的作用不容忽视,甚至左右了政变的结果,他就是杨思勖,
在景龙政变中,他阵前斩将,重挫李重俊的锐气,而在唐隆政变中,他打开宫门,让叛军得以长驱直入,彻底改写历史走向2。
武皇懒懒收回视线。
“又是一场兵变。”
她轻嗤一笑,视线却瞥向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叹了口气,“婉儿怕是也不能独善其身。”
当然,在这场兵变之中,我们的一代才女一代女相上官婉儿也没能逃得一死。
她拿出自己与太平公主一起拟好的诏令,本欲借此保命,却不曾想仍被推出去斩首祭旗3。
天幕之下,太平公主微微一惊,“婉儿”
“何人竟这般大胆”
断然不会是三兄的几个儿子。
李重福构陷重润,日后韦香儿掌权,定然不会让他好过,所以他根本不会有兵变逼宫的机会。
李重俊已逼宫失败,自然也没有这个可能,而李重茂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三岁看老,未来也不会有什么大智慧。
问题出在四兄那。
是四兄,或者是四兄的儿子杀了她的婉儿
太平公主凤目轻眯。
片刻后,她冷笑一声 ,吩咐左右,“打开府门,迎安乐郡主。”
此时的安乐,必然在前往她府邸的路上。
这场兵变直接导致未来的太平公主与兵变的主导者兵戎相见,不死不休。
当然,这都是后话,咱们继续说安乐公主。
后世的史书们喜欢把安乐公主描绘成骄奢无度的恋爱脑,连她的野心都是她的驸马武崇训所撺掇的。
因为她太喜欢武崇训,所以武崇训说什么是什么,武崇训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哪怕是皇位她也要争一争。
她的野心并非出自于她的本心,而是来自于她的爱情,她为了讨好男人才滋生出想要谋夺皇太女的野心4。
但当我们细看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完全立不住脚,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
因为这段历史前脚说安乐爱武崇训爱得死去活来,为讨好武崇训而争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