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武圣关羽(1 / 6)

第337章 武圣关羽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一个被儒释道三教都封神的人,这个人就是三国第一武将关羽关二爷。

从一介草莽,到一代名将,再到封神拜圣成为千古帝君,关羽造就了中华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行走中华大地,乃至于在海外他乡。

随处可见关帝庙,可见关公信仰在民间非常广泛。

关羽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在中华文化中,关羽被视为义薄云天的代表人物,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从而被广泛传颂。

“关羽,字云长,出生在河东郡,早年因仗义杀人后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

“184年,关羽在涿郡遇上东汉朝廷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

“刘备和张飞正在当地聚众起兵,关羽在这里结识了两人。”

“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亲如兄弟。”

“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中结拜的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虽是小说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繁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

“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

“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

“刘、关、张带着刚刚组织起来的兵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

“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了大功。”

“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围攻黄巾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

“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

“归途中,遇到黄巾军将军张角正在追击董卓。”

“关羽和张飞带领一支人马,突如其来地向黄巾军横杀过去,救了董卓。”

“195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

“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刘备一起投奔曹操。”

“后于曹操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

“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可惜,于是不从。”

“199年,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

“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

“曹操谋士程昱、郭嘉等认为,不该放走心怀叵测的刘备。”

“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

“刘备杀死徐州刺史,周围郡县纷纷归附刘备。”

“刘备部队很快发展至数万人,又派使者与袁绍联盟,形成对曹操的严重威胁。”

“200年,曹操派军攻打刘备,刘备妻子被俘。”

“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了关羽。”

“关羽战败被生擒,被带到许都,曹操待以厚礼。”

“后来,袁绍派大将颜良攻打东郡太守。”

“荀攸提出了声东击西的作战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议,亲自率军救援。”

“颜良仓促应战,曹操命关羽为前锋击之。”

“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刺死颜良于万军之中。”

“又拔出佩刀斩得颜良的首级,然后返还。”

“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在关羽尚未斩杀颜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

“为了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以私人感情来询问关羽。”

“关羽叹息他知道曹操对自己的厚爱,但他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

“他终不会留下,在为曹操立下功劳后便会离去。”

“张辽担心自己若是如实汇报,可能会导致曹操杀关羽。”

“于是,张辽叹息良久,终于意识到曹操是君父,自己是臣子,不能因为自己和关羽的兄弟情谊就放弃职责。”

“最终,张辽向曹操如实汇报了关羽的心意。”

“曹操因此称赞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曹操又让张辽揣度一下关羽何时离开,张辽深知关羽是知恩图报之人,于是为关羽担保。”

“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

“但后来,关羽为曹军斩杀了颜良。”

“于是,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

“曹操身边人想要追杀关羽,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

“关羽的这一段故事,民间称之为千里走单骑。”

“从关羽被擒到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

“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单元。”

最新小说: 霓虹星的轨迹 我靠吃瓜系统成为神棍 过分漂亮的她[穿书] 我家有个小财神![九零] 京城模范夫妻互穿后 我,包租婆,坐拥一座城 反派之家,但咸鱼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 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 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