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19世纪的东吹(2 / 2)

区的司令也不傻。

近卫军优先装备新式步枪就算了,凭什么地方部队就要接收近卫军淘汰的武器?

地方部队都是后娘养的不成?

都是为保护俄罗斯帝国,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

其实接收也没什么。

关键俄罗斯帝国这个效率,地方部队如果接收了近卫军淘汰的武器,那新式步枪就遥遥无期了。

所以近卫军淘汰的步枪,都堆在军部的后勤仓库里发毛。

乔治让穆麟德想办法,把波丹步枪卖到清帝国去。

波丹步枪在俄罗斯虽然被淘汰,在清帝国还是能用的。

跟穆麟德聊过之后才知道,清帝国虽然有先进的连发步枪,但是只有隶属于李章铜的私人部队才有少量装备。

清帝国的国防军,都还在用抬枪呢。

重机枪也是这样。

清帝国购买加特林之后,还试图让清帝国的兵工厂仿制。

最终和俄罗斯帝国一样,清帝国同样是以为弹药问题,将重机枪淘汰。

现在清帝国购买的那些重机枪,也不知道在那个犄角旮旯生锈落灰呢。

既然这样,那乔治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今年海参崴的落雪比较晚,一直到十月初才落雪。

尤里耶夫宫通了电,科尔夫从伯力跑过来看稀奇,见到乔治就叫苦。

“乔治,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伯力的贫困和落后呢?”科尔夫嫉妒的要发狂,想把总督府从伯力搬到海参崴。

海参崴的发展在科尔夫看来,不说日新月异,也是一日千里了。

符团挂牌成立后,围绕符团驻地,和西伯利亚舰队驻地,逐渐形成两个比较繁华的商业区。

商业区是好事,可是却不怎么能拿得出手。

军队周边的商业区,主要以那啥为主,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城市,都不能拿这个当幌子。

可这玩意儿又无法取缔,军队里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有生理需求,如果不能在外面解决,那就只能——

不能不能,只能外部解决。

既然无法取缔,那就严格加强管理,至少那些个染病的从业人员,要及时发现,及时遣返日本。

这真没有黑日本的意思,海参崴的特殊行业从业人员,都是日本人,而且是日本政府组织的,符团官兵去消费,都不用给钱,而是直接给消费劵,海参崴市政府和日本政府直接对接,跟日本政府定期结账。

西伯利亚舰队乔治管不着。

符团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对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也很严格,她们除了要定期接受体检之外,日常活动被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未经允许私自离开会被警察以流浪罪逮捕。

没错,在海参崴,流浪是违法的。

流浪汉不说是万恶之源,也为滋生犯罪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帝国发配海参崴的罪犯,接受海参崴市政府的统一管理,要么去挖矿,要么开荒,要么修路,总之再想西伯利亚五年游是不可能了。

海参崴的外来人口也受到严格管制,即便是外来务工人员,也需要接受劳工局的统一安排,不能在海参崴街头随意游荡。

移民是特殊人群,不需要接受劳工局的安排,但同样要遵守海参崴的法律法规。

新移民有五年的考核期,如果在这五年内违反海参崴的法律,那么就要接受被剥夺财产,驱逐出境的命运。

这个决定引发了米哈伊尔和卡努尼科夫的质疑,他们担心这样一来,就没有人移民海参崴了。

但随着十月初新一批哥萨克退伍老兵,和前一批退伍老兵家属抵达海参崴,一切担心都烟消云散。

十月初抵达海参崴的退伍老兵,一共500人。

前一批退伍老兵的家属,则达到2300人之多,朱利安不得不雇佣了四艘邮轮,才把人全部送到海参崴来。

让米哈伊尔又喜又愁的是,这2300人,居然只有不到2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超过十个人。

乔治也愁。

乔治知道俄罗斯家庭人口多。

可是多到这个程度,明显超出普通哥萨克的概念。

最新小说: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全网黑的我退圈当娱记后爆红了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 永生游戏[无限] 全能大粉,日赚百万 白月光驾到[娱乐圈] 我,人品低劣的万人迷 沙漠神女模拟器 五岁小萌宝:穿到古代当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