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独苗(2 / 2)

米利坚的翻译上,日本人才是对的。

效果自然也是真的好。

“莫扎依斯基”号成功试飞后,阿穆尔州政府就接到多国电报,希望购买“莫扎依斯基”的技术。

法国表现的最热切,直接开出20万法郎的巨款,希望能得到“莫扎依斯基”的技术。

乔治没什么好说的:一边玩去!

奔驰和戴勒姆研究汽车,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乔治研究飞机,肯定也是希望盈利的。

但是出的价格不够高,没有达到乔治的心理底线,乔治的研究,就完全是个人兴趣。

20万法郎听上去很多,折合卢布7.6万而已,还没有乔治给的奖金多呢。

你说有钱任性也好,说技术垄断也罢,反正乔治真没看得上那些仨瓜俩枣。

有钱任性是真的。

技术垄断倒也不至于。

“莫扎依斯基”性能虽然已经达到了实用的程度,但实际上真没多高深的技术含量,乔治就算不卖,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大量竞争对手出现。

这也没关系,乔治不怕竞争。

只要不是米国所谓的那种竞争就行。

特拉华州的汽车工厂开始投产后,米国政府就将汽车的进口关税,从之前的0,提高到现在的30%。

俄罗斯帝国马上就对米国表示抗议。

乔治不抗议。

米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保护米国企业,常规操作了。

只要对米国有利的,米国就是自由贸易。

但凡有一丝对米国不利,米国就是门罗主义。

跟乔治相比,米国政府还是嫩了点。

汽车不仅有整车进口,还可以进口零部件。

米国政府只是提高了整车进口的税率,并没有提高零部件的税率。

所以蒂埃里又跑到纽约建了个工厂,专门从阿穆尔进口零部件,自行组装之后对外销售。

质量不用担心,不止是零部件,连工人都是从阿穆尔“进口”的。

米国政府还想修法,洛克菲勒和摩根不干了。

米国从海参崴进口的都是高档汽车,普通人买不起,有钱人才是目标客户。

提高整车关税,有钱人想购买汽车,就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怎么着?

我们的米元都是大风刮来的么?

或者说当我们洛克菲勒和摩根们好欺负么?

这就是拉洛克菲勒和摩根入局的意义。

汽车是钢铁消耗大户,所以蒂埃里就又和安德鲁·卡耐基拉上了关系。

1892年,卡耐基钢铁公司成立,卡耐基成为米国著名的钢铁大王。

海参崴是钢铁消耗大户,本来就是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大客户。

特拉华州汽车厂投产后,蒂埃里和卡耐基的关系愈发密切。

海参崴现在销售债券,已经不需要再找希夫了,蒂埃里随便打几个电话就能完成任务。

希夫对此很生气。

乔治更生气。

去年夏天,希夫向阿穆尔总督区提出,希望在阿穆尔总督区成立希伯来人自治区。

自治——

呵呵,对于这个套路,乔治太了解了。

现在肯定只是自治而已。

再过一段时间,到俄罗斯帝国实力衰弱的时候,恐怕就要要求独立了吧。

所以阿穆尔总督区不仅没有同意希夫的要求,反而对阿穆尔境内的希伯来人进行登记,加强管理。

希夫因此中断了和阿穆尔总督区的合作。

阿穆尔境内的一部分希伯来人也以辞职离开进行威胁。

这事儿乔治都不知道,全部都是米哈伊尔处理的。

米哈伊尔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对于那些想辞职的希伯来人,如果工作不太重要的话,直接驱逐出境。

如果工作很重要,那么则是直接以叛国罪处理。

身为俄罗斯人,不维护俄罗斯帝国的利益,反而听从一个米国人的召唤——

你们想干嘛?

想试试阿穆尔的刀是否锋利吗!

其实也没有多少人。

阿穆尔总督区经过统计,整个阿穆尔地区的希伯来人都不超过1000人。

关键这些人在经过提醒之后,绝大部分都直接放弃了自己的希伯来身份,不仅皈依东正教,而且还坚定的认为,自己是纯的不能再纯的俄罗斯人。

这就是希伯来人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所以整个阿穆尔地区,被驱逐出境希伯来人,包括家属在内只有113人。

被当做叛国罪处理的,只有一个。

独苗!

最新小说: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永生游戏[无限] 婆婆你怎么这样[年代]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全网黑的我退圈当娱记后爆红了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 全能大粉,日赚百万 沙漠神女模拟器 白月光驾到[娱乐圈] 我,人品低劣的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