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都市言情 > 1928:巨商崛起 > 第639章 卖得比谁都快

第639章 卖得比谁都快(1 / 2)

不顾那些质疑和不解的视线,叶洛以最快的速度和军政部达成了共识。

他留在闸北的那些工业园区,所有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和最新设备等直接撤离,由叶氏安保和叶氏体育负责护送,暂时移动到嘉城郊区的税警总团总部安放。

剩下的老旧设备、厂房以及土地等,一并打包出售给了汪某人派系。

就算叶洛不愿意把技术人员和最新设备留在这儿,汪某人还是觉得自己赚大了,喜笑颜开,各种庆贺。

叶洛是公认的亲校长派系商人之一,从他手里掠夺了大量工业园区,等于直接给了校长一个下马威。

这事在汪某人眼里,引起的哄动效果甚至高于这些工业园区的价值。

他终于在正面不断让不可一世的校长吃瘪了。

他终于证明自己在国党内部,是可以和校长平起平坐的大佬。

其他人,譬如孙科等,还没一个能做到这种地步呢。

几番商定后,军政部开出了2762万大洋的价格,算是看在叶洛“识相”的情况下,给了他不少利润。

叶洛欣然同意。

最重要的技术人员和新设备撤离后,剩下的那堆破铜烂铁其实不怎么值钱。

只要给他几块一样大的地,他分分钟就能重塑出好几个这样的工业园区。

叶洛的心里最低价位是1200万大洋,汪某人倒是很大方,直接翻了个倍还多。

不得不说这些政客确实捞钱,近3000万大洋的支票开出来,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1月15日,新上任的军政部长笑着跑来上海滩和叶洛签合同,还带来了汪主席真切的问候。

汪某人也试探着想拉拢叶洛。

此前他已经说动了以虞洽卿为首的江浙财团,让他们成了自己的钱袋子。

现在要是再能拿下叶洛,等于是把校长的经济来源断了一半。

叶洛哪里敢和这种大汉奸扯上关系,直接笑着婉拒,心里顺带为虞洽卿等人默哀了几分钟。

难怪后来校长复出,一边打抗战,一边还筹备着“国进民退”运动。

他是恨透了这群两面三刀的商人啊。

被拒绝后,汪某人也不气馁,反正有的是机会。

校长都下野了,再收拾你们这堆烂鱼臭虾不就是时间问题?

他心里这么想着,又连夜颁布了几道新政令。

其中一条就是撤职张群,将他调往鄂省,担任军政界一把手。

这是明调暗降,鄂省现在经济不发达,匪患横行,军阀四起,还多次遭逢战火,不是一个好经营的地方。

无论从哪点看,都不如待在上海滩安逸。

而且去了那边,等于间接离开了以金陵为首的“首都圈”,相当于被调离了权力中心。

张群也很无奈,谁让他是铁板钉钉的校长派系死忠呢?

汪某人没逼着他和校长一起滚蛋就很给面子了。

同样遭殃的还有雄心壮志,满脑子都是升官的白雄起。

他也被撸了下来,转任嘉城军政部部长,官职被腰斩。

也就是看他有叶洛这个亲妹夫,汪某人在保留收编叶洛的一丝可能下,不能压白雄起太狠,才没把他整死。

嘉城是税警总团的驻扎地,约等于叶洛的地盘,派他去那里,总比像张群那样去鄂省好。

一系列人事调动政令下达后,校长在金陵的派系成员被整得七零八落。

汪某人还算不蠢,知道这个时间点不能随意动军界人物,因此放过了戴戟。

也是这个决定,才让一二八事变没走向最极端的坏结局。

同样和叶洛关系密切的马永贞继续担任淞沪警察厅一把手,毕竟和白雄起他们比,他就是个弟弟。

而且这几年来,马永贞已经把淞沪警察厅建设成了自己家,就算他被撤职,新来的长官也招呼不动这批下属。

饶是如此,叶氏投资和叶家被唱衰的声音还是慢慢起来了。

叶家往下走,沙逊洋行等对手自然就顺杆往上爬了。

爱德华上次去北方“大展拳脚”,差点连人都没回来,自此再也不敢相信妹妹罗斯玛丽的话,直接订了船票,准备月底离开上海滩。

罗斯玛丽很是无奈,虽然爱德华没本事和自己抢继承者之位了,但留着当枪使还挺好。

没想到这愣头青这样几下就怕了,让她十分不爽。

不过还好,虽说在北方吃瘪了,但她的目标还是达成了。

和她猜想的一样,叶洛看起来总会做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但深究其中,必有原因。

叶氏投资撤离北方时,基本没人能忍住这个诱惑,罗斯玛丽也几次想去争夺地盘,但还是按捺住了自己这骚动的心。

从海外来华前,她反复研究过叶洛的人生经历。

自从他十二岁时跟着经瑞山崭露头角后,人生就和开了挂似的,文武双全,样样精通。

六年留洋,罗斯玛丽也通过家族关系调来了一些叶洛在剑桥和哈佛的资料,看完后,同为哈佛毕业的她,对这个学长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难怪这个沙雕哥哥玩不过叶洛。

就人家19

最新小说: 我,美国医生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我的美女老板娘 生活型神豪 四合院:大国工匠 我靠破案爆红娱乐圈 我的老婆是灯神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参加规则怪谈,谁按套路通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