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慧回到家里,林桂梅怀孕的消息已经传开,说是已经满三个月。
癞三家里高兴极了,衣服都不用她洗,每天都是老两口来伺候。林桂梅真真像是怀了宝贝金疙瘩,翻身做主人了。
“儿子用力往上拍,捋平了。”
康康坐在徐东升肩上,他今年个子长高不少,能帮着贴对联了。
徐父徐母一大早就在家搞好卫生,连浆糊都备好了,就等着孩子们过来贴对联挂灯笼。
徐母先拿浆糊往“福”字背后刷,徐父笑呵呵,双手卡住平平腋下,将人提起来,“来,爷爷抱你贴。”
平平的小手紧紧抓着边角,眉毛都皱起来了,表情紧张,往门上沾。
“妈妈你看对准了吗?”
“差不多。”林慧上手把歪了的一边调正。
安安快蹦起来了,非常着急,“妈妈妈妈,到我贴了!”
王婶家今年也买了灯笼来挂,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开心得很。春节就是得要这个气氛,红红火火。
“今年我们家也挂灯笼!”
突然有人搭话,王婶回头,惊讶,“哟,这是从哪儿回来?”
“去城里买块红布。”癞三娘打开手边的提篮,从里头抽出一块红色绸布。面上得意,“虽然这绸布贵,但是贵有贵的道理,料子好,摸着软,穿起来舒服。”
王婶呵呵笑,应她的话,“是得买红布,开始给孩子做小衣服了吧?”
两人在一边寒暄,林慧给孩子把手上沾到的浆糊擦掉,然后才转头,不经意间同林桂梅的视线对上。
这回对方不躲了,温温柔柔微笑点头,脸上带着之前没有的轻松。
林慧视线往下,穿着厚衣服也能看得出来,腰身粗了一圈。
徐母跟癞三娘打过不止一回架,尤其还是林慧引起的,两家的过节还没那么容易消,理都不理癞三娘明显的炫耀。
她猜对方应该是故意走过老宅这边来的。
林桂梅竟还挽着婆婆的手臂走路,怀了孕,婆媳关系这样好了?还是说连走路都不会走了要人扶着?
挂完灯笼,徐东升也没把肩膀上的儿子放下来。举高高,一家人嘻嘻哈哈地回家去做饭,等吃年夜饭时候再过来。
年夜饭上的菜色都是几家商量好的,各家做两三样硬菜,省得做重了。
吃过饭,徐国华带着一群小跟班跑去踢球,大人们则坐在院里听广播守岁。
二哥二嫂对视一眼,随后开了口,“爹娘、大哥大嫂,我们俩最近商量过,想分开干了。”
大哥有些意外,伸手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小,众人安静下来。
二嫂解释道,“我说话直,有什么说什么。当初两家合一起干,一是因为担心外头不太平,二是因为手头的钱不够。”
“现在看来做个体户买卖没什么问题,我们手头也存到一点钱了,想出来单干。”
徐父表情严肃,“你们真不是因为两家有矛盾了才分开?”
二嫂笑笑,“矛盾肯定是有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都还有吵架的时候。但我们是想要多挣点才想要出来单干。”
徐东升翘着二郎腿,“我支持二哥二嫂的想法。一家包子店用不着那么多人,而且树大分枝,跟分家是一个道理。分开了,你们自家挣到的钱才多。”
徐父吃这么多年饭了,不至于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只要不是因为两家闹矛盾分开就好。
“那你们想去哪里干?找好铺子了吗?家里的事怎么安排?”
“我们还没有找好铺子,想着得先跟大哥大嫂提前说一声。”
大哥点头,表情正常,没有什么不满,“我明白你们的意思,等你们找好铺子了,我们把店里的东西分出来,铺子的钱也分一分。”
大嫂也没想着要占老二家便宜,“这铺子现在又涨价了,我们就按照现在的价格分。”
二嫂也表态,“那些蒸笼什么的也不值几个钱,就留给你们用好了。”
两边算是“和平分家”,气氛都和缓下来了。
徐东升又开口,“镇上就那么些人,二哥二嫂你们要是不嫌远的话去县城买铺子是最好的,铺子价格涨得也快。”
二哥张大嘴巴,他没想过这个,“去县城开?那一间铺子得多少钱啊?”
“要看你们开在什么地段了。不过你们卖包子,也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一千块钱应该能拿下来十几二十平的铺子。要是你们去买老房子再改成临街铺子,八百块钱也能拿下。”
看老二有点动摇,徐母捶捶自己的膝盖,“我这腿现在也干不了太重的活,今年不打算下地了,在家看看小卖部就成。你们几家的孩子都让过我这儿来吃饭吧,我给你们看着。”
兄嫂一听这话,都高兴了,孩子有人看着,那他们两口子都能去店里挣钱,少请一个人干活就能多挣一份工钱。
“那我们去县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二哥笑道。
“今年家里也不养猪了,太麻烦。”
大嫂也道,“我们家也不养猪了。”
跟老二家分开后,她也要天天去店里帮忙了,没空养。
徐东升皱眉,“那咱家以后过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