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狂点头。
严绍庭的说法,那可是街边孩童都见识过的。
不过。
似乎是想到了老道长的顾虑,在老道长尚未开口前。
严绍庭便已经抢先说道:“当然使臣安危最是重要,微臣谏言可从五军都督府及军中选拔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再辅以征辟待官生出海坐镇一国,为我朝盛世效力。”
指望朝中那帮现有的官员们能作为使臣出国常驻一地?
那可是要了那帮人的命。
在这些人看来,谁成了要出国的使臣,那就是被皇帝发配流放的事实。
不!
比之发配流放还不如!
因为发配流放还可以在大明境内。
出国当使臣?
连大明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但启用五军都督府和军中的人就不一样了。
这帮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军令如山的性子,更何况军伍中人出镇海外使臣,也能更好的维系大明的利益。
毕竟,军伍中人就算是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那也多少都是个暴脾气。
更何况。
严绍庭想了想,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某一个时期其实也是大量的以军中人充当使臣的。
嘉靖还在思量着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利弊。
吕芳瞅了两眼,便惊叹着开口道:“主子爷,这可是个好法子啊。若是让咱们大明军中之人出镇诸国,最是能护着咱们大明出海通商的百姓了,咱们大明在外面的腰杆子也定是硬邦邦的!”
这话虽然看着是夸明军。
但其实也是在告诉嘉靖,朝廷里的文官出国常驻一地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嘉靖却没有立马开口,而是罕见的面露郑重,沉吟着思量当下这个问题。
严绍庭也不急切,反倒是好整以暇的扭头看向旁边还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原本在自己的计划里,这件事情还需要往后放。因为还是那句老话。
攘外必先安内。
朝廷当下还有各种问题存在,远没有达到能上下一气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但既然张居正愿意冒头,那这个担子不妨按在他肩上。
至于功劳?
只要这个法子是自己提出来的,而自己又是最懂这件事情究竟该如何操办的人,那么功劳就不会少了自己一份。
而张居正也看到了严绍庭正在盯着自己。
他的眼里露出了一抹感激。
因为若是自己猜的没错,这件事严绍庭必然会举荐给自己。
而他也从这件事情里看到了另一个机会。
一旦这件事日后产生的利益足够大,一旦那些出海担当使臣的人到任回朝,必然是要受到重用的。
而这些人培养起来,远比自己当下在朝中所有人眼皮子底下一点点的培养变法派,来的更加容易。
用海外的利益来倒逼朝廷变法革新。
瞬间。
张居正就明白了严绍庭的真正图谋。
即便严绍庭没有想到这一层,但自己却看到了这个可能。
只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嘉靖却是缓缓开口:“兹事体大,一旦朕今日允了你所谏此法,则朝廷必然要随之更张,用以何人于此事,朝廷各部司如何权衡,朕……”
嘉靖不是傻子。
同样看出了这件事其中所能带来的利益和利弊。
可以说,自己一旦点头同意。
那么朝廷里就会出现一股新的力量。
凡是被委任到这件事情上的官员,必然会牢牢的把控着这件事带来的利益和权力,到时候朝廷里就会多出诸多争斗。
就在老道长犹豫迟疑的时候。
严绍庭也适时开口:“陛下,此事谋的是我朝万世之事,所以当下也不必急于一时。微臣以为,当下可先遣朝中能臣南下,督办水师及通商海外一事。毕竟朝廷当下已经开海,海外事宜分担于各司实在不宜管辖,难免会生出掣肘。
不如全海外之事于一人一职,督办水师建造战船护卫通商海外,于此便可自水师遴选能人以护卫出海商贾之名义,先行常驻南洋诸国,继而一步步延伸至葱岭以西诸国及欧逻巴诸国,待成事之时再改为我大明使臣。”
嘉靖当即会心一笑,目光暧昧的看向严绍庭:“朕记得,如今那个大明对外商号的差事,便是你担着的吧。”
有了严绍庭这番话,在嘉靖看来,这就是严绍庭在给自己揽差事和权力。
然而。
严绍庭下一秒便立马连连摇头,而后面露苦涩的抱紧双拳:“启禀陛下,臣在朝中如今担的差事实在太多,早已让微臣力不从心。若是陛下准允,臣倒是想将对外商号及开海事宜都交付出来。”
嘉靖双眼眯起:“哦?虽然朕知你非是眷恋权柄之人,但你愿意将自己一手促成的差事都交出来给旁人?”
听到这话。
严绍庭当即昂首挺胸,右手猛的一挥身前官袍,屈膝跪在了地上。
只是他的脑袋依旧是高昂着的。
“陛下,微臣在朝为官,当差做事,都是陛下信任。即便这些差事是微臣促成,但若无陛下隆恩,微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