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位于锦江边的青羊殿,被称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林“,是我国西南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道教寺庙。这是一座建于周代的宫殿,原本叫青羊肆。唐代中和元年,黄巢之乱,唐僖宗在蜀中避难时,就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宫殿。回到长安后,又拨款扩建,并颁布了一道圣旨,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大唐”。

这是一扇明朝建造的大门,左侧有一尊土地神和青龙雕像,以及正德十年冬铸的“九龙皇恩”石碑,右侧是一头白虎雕像,上面有七颗星辰,上面雕刻着道教的神秘文字,按照中天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被称作“北斗七星”,除此之外,还有一对龙凤柱,一对大石狮,一口龙王井,气势雄伟,飞檐翘角。龙虎等吉祥之物镶嵌于廊檐、廊柱之上,雕饰精美,造型优美。

白眉道人打扫了一下,就在一块青砖上坐下,没有理会其他人。那些刚从山里摘下的水果,都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被太阳晒得干干净净,为冬天的蔬菜做调料。这种水果,是他独特的腌制方法。和辣椒的麻味不同,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味道,让人觉得全身都暖洋洋的。

“嗯?”他微微一愣。刘成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朝着白眉道士走去,“道友,你能告诉我,这株植物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吗?”

湖广都找不到的辣椒,现在却出现在了刘成的眼前。胡椒在明朝被介绍到中国。据历史资料显示,贵州和湖南地区第一次食用胡椒是清朝乾隆时期,而人们食用胡椒则是到了道光期之后。后来在中国大量种植,也是最后从中国引进,但使用范围最广的香料。明代《草花谱》有“番椒”之称,中国人食用的主要是长江上游地区。也就是俗称的“下江人”。

当下江的人们开始品尝辣椒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就有意思了。胡椒来自江浙和两广,但在这些地区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反而泛滥到了长江上游,西南一带。清朝嘉道以来,黔湘川赣几省,“种以为蔬”,“无椒芥,无筷而食,无汤而无其食”,“有甚辣之人,无一不是辛辣之物”。也就是说,川人食用胡椒只有400余年的时间。

虽然巴蜀的胡椒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普及,但能在这种地方吃到,也是一种意外之喜。

“这是……桂心。”

“决明子?道长,你说错了。菊花不是这个样子的。”大概是因为它还没有完全习惯,所以它的体积,只有拇指大小,但是刘成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来,这辣椒的尖端,就在眼前。

白眉一扬,显然是被人怀疑了,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连忙解释道:“你知道什么?你怎么能凭空猜测呢?”

刘成道:“我对炼丹一窍不通,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调料,你从何而来?”

白眉道人闻言,心中一动。他微微一愣,没想到对方居然认识辣椒的功效,顿时脸色一红。他咳嗽了一声。

“贫道一时口误。小友果然是博闻之人,竟然连番辣椒都听说过。”

“嗯。这种东西,我只在湖南见过,很辣。好好利用,味道还真不错。”

白眉道人似乎找到了一个好朋友,牵着刘成的手,朝着山顶而去,“这是我的一个秘密,你我有缘分,不如,我就让你去后山的菜园,让你见识一下。”

刘成拉着那道士,微笑着说道:“以后慢慢逛,我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一个人。”

“找人?”愣了一下。

“你在寻找谁?”白眉道人认真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在找谁?”

“不知这段时间,可曾有一名年轻的道人,名叫罗一飞,带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女童,一同来到此处?噢,那小姑娘好瘦啊。”

“你是谁?”白眉道。

看到白眉道士的表情,刘成就明白了,为了不让对方产生什么误解,他连忙解释道:“我叫刘成,卜算子道人之徒。絮儿是我姐姐,这次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给我看病,还望你能告诉我,她的下落。”

听到对方是‘卜算师’的弟子,白眉道人的眉毛就越拧越深,对于刘成的来历,他倒是没有丝毫的质疑。他能认出罗一飞与卜算子,再加上先前在山上遇到的年轻道人,两人的资料对得上号。他之所以皱着眉头,是因为眼前的少年,已经成为了这片山脉中,资历最老的人物。王常月现在还在燕京,论起身份,他要称呼刘成为“前辈”,这让他很是不好意思。

辈分终究是辈分,与拜入宗门的时间长短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整个青羊殿,不管是守卫,还是守卫,都住着刘成的弟子和弟子。至于其他弟子,他们还好,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弟子,但像白眉、长老、真人之类的弟子,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他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让他们称呼一个青年为师叔,或者师伯,总觉得怪怪的。

“嗯?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是。这一菲现在是全真龙门的弟子,而且还提到了布师叔和刘师弟。”

刘成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连忙道:“道友不必如此称呼,前辈如此称呼,岂不是让晚辈受宠若惊?”

“怎么会呢,你是布师叔的弟子,那就是我的长辈。”

最新小说: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诡地秘录 重生之位面商店 在全员主角世界吃瓜 隔墙梨雪又玲珑 重生之合约恋人 新婚无忌 从童星开始的东京生活 无限,从永生开始 大和四年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