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染从公交车下来,远远地就看到店里生意兴隆。
买书的顾客络绎不绝。
看来今天财运不错啊,刚谈下服装大订单,书也卖得不错。
她快步进店帮忙。
“我们老板回来了。”
张大爷高兴宣布道。
闻言,顾客们都惊喜看过来,见到苏染眼前一亮。
果然如朋友所说的年轻漂亮,气质出众,一看就是文化人。
“苏老板,听说你会弹吉他唱歌。”
“听说你还会唱英文歌。”
“能不能给我们唱几首啊?”
“……”
原来是粉丝经济生效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高考的恢复,国内的知识分子对国外新潮的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特别是城市里的年轻人,吃饱穿暖的问题解决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多元化。
昨天苏染弹唱英文歌曲的事被顾客们广为流传,所以今天更多人想来听歌,看个新鲜。
迎着他们期待的笑容,苏染大方笑问:“你们是来买书的还是来听歌的呀?”
顾客们笑着说:
“我们既想买书也想听歌。”
“苏老板,要是你唱一首,我们多买一本。”
“要是你多唱几首,我还买衣服。”
“我明天介绍更多朋友来买书。”
“……”
得嘞,冲着他们这份热情,苏染也愿意再唱几首。
反正是给自己的书店做宣传不是。
“好,那我唱几首,你们买书量力而行,不需要的不用买。”
苏染说完就去取吉他。
之后,她弹唱了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接着又唱了500 miles.
这两首都是年代经典英文歌曲。
流利的英文,清越的女声,娴熟的吉他弹唱让顾客们听得如痴如醉,似乎在歌曲中找到了知音和朋友。
张宇航开车回来,在店外听到了苏染的歌唱声。
也看到店里挤满了顾客。
不但如此,店门口也有不少人驻足听歌。
“这个军嫂好厉害啊,居然还会唱英文歌。”
“可不是,听说是大学生毕业的,不但精通外语,还在咱们阳市出版社兼职当翻译呢。”
“原来是这样,这可是真正的文化人。”
有人挤不进去,在外面小声议论着。
张宇航也被优美的歌曲熏陶,听了会,便把之前和林美娟发生的不愉快,暂时忘之脑后。
心想:苏染嫂子真是博学多才,秀外慧中。
忽然也生了危机感,看来,即使自己不在店里帮忙,也不影响生意兴隆。
苏染一个人就可以招揽许多顾客,甚至不需要四处去推销,唱几首歌便能吸引顾客盈门。
霍景逸那个订单,完全是苏染自己凭实力拿下的合同,她设计的服装独一无二,还精通商务谈判技巧和外贸运作模式。
如果自己不努力,她完全可以换助理。
谁和她合伙都是捡钱。
自己居然因私废公,到头来还被林美娟嫌弃。
反省了一会,张宇航赶紧把车里的服装往下搬。
这是他早上去先进制衣厂进的货,有五大箱。
就是因为采购完去看模特服装彩排才耽误了回来看店。
张宇航把货摆店门口吆喝卖:
“这是我们店里最新到的服装,质量优良,只卖三十一套,随便挑选,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你们书店也卖衣服啊。”
有顾客好奇拿起衣服看。
“我们书店经营范围广泛,不但卖衣服,还卖头饰发夹,还卖歌曲磁带和各种文艺书籍,比如武侠小说和国外名着……”张宇航卖力地介绍起来。
不一会儿,衣服顺利卖出了十几套。
数着一大把钱,张宇航再次感受到挣钱的快乐。
心想:林美娟就在那里又不会跑,自己没必要那么着急把她娶回来,也许她现在并没有那么喜欢自己,还是慢慢相处更合适。
苏染唱完三首英文歌便停下休息。
“今天就唱到这里,下次有空,我再弹唱几首。”
顾客们虽然听得意犹未尽,但也理解不可过分要求,不但掌声喝彩还都很捧场地买了书,手头宽裕的更是买衣服支持。
还有人自学了英语,想和苏染用英语聊几句让她帮自己纠正发音。
这年头大学外教少,外国人更少,很多人是通过磁带和收音机学英语的,没有真正的口语运用机会,口音很重,发音不标准,句式生搬硬套是普遍现象。
苏染友善地和他们用英文对话,教授发音技巧,她的英式口语让外语爱好者崇拜满满。
“苏老板,你们店里能不能办个英语角,以后我们这些英文爱好者也会有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后我们都来你们店里买书,买衣服。”
这项提议,让苏染想起了另一个商机。
后来非常挣钱的一家培训公司,一开始就是办英语培训发家的。
或许她以后也可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