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十国江山风月 > 第180章 以一人之功惠及天下

第180章 以一人之功惠及天下(1 / 2)

崇元殿。

刘承佑安坐在龙椅上之后,就接受了公卿百官的朝拜。

跟群臣的朝服有所不同,他穿一袭绣着黑舄图的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头戴通天冠。

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导之。

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

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

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

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

刘承佑首先是让身边的中常侍鸗脱宣读圣旨,正式任命杨骁为枢密副使,封爵北地郡公。

杨骁欣然受命。

但,刘承佑想在之前给杨骁赏赐的“汴京良田一百顷,绢一百匹,钱五万贯,锦缎三百匹,食邑明州两千户”的基础上,额外再赐予金帛、衣服、玉带、鞍马。

却被杨骁婉拒了。

“官家,作战的运筹策划,出于朝廷;发兵运粮,依靠藩镇;野外战斗,在于将士。而把功劳只归于臣,为臣的怎能受得了?”

“臣率领兵马在外,保卫、治理京城,供应军需物品、使军粮不缺,都是朝中众位大臣的功劳,臣怎么敢独自接受这些赏赐?”

“请官家雨露均沾,分赏诸公。”

杨骁的此言一出,朝中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杨骁这是在以德报怨!

群臣或多或少有些嫉贤妒能的心理,所以在杨骁伐蜀的紧要过程中,劝谏刘承佑勒令他班师回朝,导致杨骁所立的功勋少了一些。

但,杨骁似乎是根本不介意,还跟刘承佑建议,把功劳都分给公卿百官。

如此高风亮节的杨骁,的确让群臣很是感动。

他凭借此举,收获了公卿百官的好感。

刘承佑也没有多想,而是笑吟吟的点头道:“杨骁,难得你这般居功不自傲。”

“传旨,自即日起,加杨骁兼尚书令,郭威兼侍中,史弘肇兼中书令。”

“加窦贞固为司徒,苏逢吉为司空,王章为太尉,苏禹为左仆射,杨邠为右仆射。”

闻言,群臣都纷纷跪下,异口同声的朝着刘承佑山呼道:“官家圣明!”

朝中的所有大官,司徒、司空、太尉这样的三公,尚书令、侍中、中书令这样的三省最高长官的位置,都被刘承佑封了出去。

对此,群臣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似杨骁这样的,兼任尚书令,只是多了一份俸禄而已。

真正的朝中大权,其实还掌握在杨邠、苏逢吉、史弘肇这样的宰相手上。

别看杨邠只是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现在只加了一个“尚书右仆射”的官职,实则他能影响到朝廷三省六部的政务,枢密院也在他的掌握中……

这大概就是位低权重吧!

杨骁认为很奇怪,群臣则是早就司空见惯了。

同样是“同平章事”级别的宰相,权力大小是截然不同的。

按理说,杨骁还应该是杨邠的顶头上司!

这时,苏逢吉手持牙笏,缓缓的站起身,朝着刘承佑行礼道:“官家,朝廷执政溥加恩,恐藩镇觖望。”

“请官家一视同仁,对诸镇节度使予以封赏。”

刘承佑坐在龙椅之上,瞟了一眼苏逢吉,和颜悦色的询问道:“苏相公可有主意吗?”

“官家,老臣认为,天平节度使高行周应加守太师衔,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应加守太傅衔,泰宁节度使符彦卿应加守太保衔,河东节度使刘崇应兼中书令。”

“另外,朝廷还应加忠武节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卢节度使刘铢并兼侍中。”

“加朔方节度使冯晖兼中书令;加义武节度使孙方简、武宁节度使刘同平章事。”

“加吴越王钱弘俶尚书令,楚王马希广太尉;加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兼侍中!”

关于这個事情,苏逢吉应该是跟刘承佑商议过,并得到首肯的。

所以,在苏逢吉进谏之后,刘承佑就不假思索的准奏了。

总的来说,这些节度使们要么加侍中,要么加同平章事这样的官衔。

没有什么含金量,就是名头够响亮。

加了这样的头衔,节度使们一个个就是“使相”了!

也因此,有不少加兼的官职是重叠的。

如杨骁、钱弘俶都是兼尚书令,史弘肇、刘崇、冯晖都是中书令。

这样烂封,导致“使相”的含金量那是大大降低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吴越国、荆南国都是大汉的藩王国,所以刘承佑能册封他们官职。

对于此事,杨邠不禁眉头紧锁,站了起来反驳道:“官家,老臣认为如此烂封烂赏,不妥。”

“杨令君(杨骁)不专有其功,推以分人,信为美矣;而国家爵位,以一人立功而惠及天下,不亦滥乎!”

杨邠对此还是深感忧虑的。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的“使相”,对于朝廷的危害可不小。

然而,刘承佑

最新小说: 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重生七零,禁欲硬汉夜夜宠 孕吐!被禁欲上司宠的脸红心跳 团宠八零:嫁最猛硬汉生最萌崽崽 前妻下落不明,渣总夜夜发疯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 被判无妻徒刑,冷少跪地求原谅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嫡女重生,凰命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