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十国江山风月 > 第203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203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 2)

“杨骁。”

“臣在!”

“自即日起,朕命你全权负责审理和福殷一案,会同刑部、大理寺、开封府,三司会审,一定要把此案审一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刘承佑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寒芒,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個坏人!”

“诺!”

杨骁当即领命。

刘承佑的态度,其实是非常明确的。

关于和福殷一案,实在是经不起核查!

此案牵连甚广,被冤杀了不少人,闹出来的动静很大。

之前碍于史弘肇的权势,谁都不敢把事情摆到明面上来说。

现在,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杨骁如果非要给史弘肇定一个罪名,由和福殷此案入手,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就算史弘肇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官家圣明!”

群臣都异口同声的山呼道。

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站出来给史弘肇说话。

毕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朝中不满史弘肇所作所为的大臣,实在太多了。

和福殷一案,说到底只是一个导火索。

人缘这么差,这也活该史弘肇倒霉。

到出事的时候,敢站出来替史弘肇说话的大臣,一个都没有!

至于杨邠,则是还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

他本人从心里,是不愿意看见史弘肇出事的。

只不过,现如今朝中的形势颇为复杂。

史弘肇之前的恶劣行为,也让杨邠十分不喜。

反正,只要史弘肇没有被扳倒,杨邠就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在这时,一名手上抓着拂尘的太监,一路小跑,急匆匆的进入崇元殿,向陛台之上的刘承佑躬身行礼,禀告道:“官家,宫外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什么?”

一听这话,刘承佑愣了一下。

群臣也都是不由得面面相觑,很是错愕的样子。

登闻鼓被敲响,那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有人告御状!

值得一提的是,自后汉建立以来,登闻鼓从未被敲响过。

实际上,摆放在汴京宫门口的登闻鼓,很多时候都像是一个摆设。

告御状,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至少在封建时代,很少会有百姓敢于敲响登闻鼓,进宫告御状的。

他们也做不到这一点。

此时此刻,朝中的公卿百官,尤其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样的部堂使司的官员,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因为有人告御状的话,就证明他们办事不力,无法帮助百姓处理案件。

一般来说,百姓要告御状,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阻挠。

尤其是在“官官相护”的情况下。

老百姓要告御状,那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告御状的人是谁?要状告何人?”

刘承佑颇为不解的询问了一句。

那太监回答道:“回禀官家,来人自称是李崧之子李璨,他要告的人,是吏部左侍郎李澄、商人葛延遇,还有……”

“还有谁?”

刘承佑的眼中浮现出了一抹神采。

“还有司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苏相公!”

“嘶!”

闻听此言,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今天真的邪门了。

作为宰相的苏逢吉和史弘肇,一个被弹劾,一个被告御状。

而且牵扯到的都是大案,稍有不慎,史弘肇跟苏逢吉不无可能被扳倒。

旋即,刘承佑把目光放在了杨骁的身上,连山不无疑惑的神色。

他以为是杨骁在背地里指使那李璨过来告御状的。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倘若没有杨骁的帮助,以李璨的身份,可能连皇宫都靠近不了,更何况是敲响登闻鼓告御状?

饶是如此,杨骁还是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些欠妥。

毕竟,按照他原来的计划,还想利用一下苏逢吉来对付史弘肇的。

苏逢吉跟史弘肇的关系势成水火,宛如仇寇一样,这在朝中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如果杨骁先拿史弘肇开刀的话,相信苏逢吉一定乐见其成,还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站在杨骁这边。

但,杨骁想来,自己也大可不必如此。

他有能力、有把握将史弘肇和苏逢吉一块儿收拾掉。

何须太过麻烦?

最重要的一点是,杨骁不会在汴京待太久,如果因为李崧一案纠缠不清的话,杨骁还怎么从汴京脱身,返回明州?

再说了,那是李璨、李凝香兄妹自己的选择。

杨骁也尊重二人的选择。

此时,刘承佑看着泰然自若,向自己微微颔首的杨骁,心中已经了解了他的想法。

“苏卿家,这是怎么回事?”

看见刘承佑投过来的狐疑的眼神,苏逢吉被吓了一跳,

最新小说: 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重生七零,禁欲硬汉夜夜宠 孕吐!被禁欲上司宠的脸红心跳 团宠八零:嫁最猛硬汉生最萌崽崽 前妻下落不明,渣总夜夜发疯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 被判无妻徒刑,冷少跪地求原谅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嫡女重生,凰命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