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都市言情 > 港岛话事人 > 第113章 查生降临

第113章 查生降临(1 / 2)

李清源到达台北的第三天,用一场节目让他将自己,和老萧牢牢的捆在一起。

他和金镛的争端,就成了萧亦和金镛的争端。

问题在于,此前萧亦在湾湾本地都不是顶流。

金镛则相反,哪怕小说在岛内被禁,也是人气最旺的武侠作家,甚至要远迈古龍。

谁都知道,金庸被称作第一任武林盟主。

而古龍创作了《楚留香》后,名气盖过湾湾所有武侠作家,同时,他受到了《明报》邀请,在副刊上连载小说,成了金镛的小弟。

因此产生一个悖论。

金镛大于古龍,古龍大于萧亦。

可偏偏萧亦在香江,凭借《易象》的销量,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金镛……

到底谁才是武侠第一人?

早在《开天》第一卷的时候,消息刚传到湾湾,媒体就有过相关争论。

以远景出版社为首,因为他们已经拿到了出版协议,自然要力捧金镛,为解禁造势。

后来萧亦冒头,远景便发动了舆论攻势,开始狂贬老萧。

其结论大概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易象》的成功,主要是源自于李清源的无耻,用道德换来的销量。

第二,《易象》的内容,不光是他的小说,还有其他作家的杂文游记、诗歌小品。

第三,也是最给李清源招黑的。

远景声称,之所以金镛的《不周乱》太监了,主要是李清源无耻,用恶毒的语言抨击,导致先生住了院,身体欠佳没了下面……

由于此前李清源没到位,老萧忙着写小说,也没关注到这边的舆论,受此影响,产生了一大批萧亦的黑子。

这些人,还是以金镛先生的书迷居多。

千万别觉得书迷简单,先生的书迷遍布政界,不然光凭远景出版社,根本不用想解禁的事儿。

这群人对风向信号极为敏感,昨天的节目一播,登时就察觉不妙。

马上联络上了远景出版社沈登恩先生。

虽然同样姓沈,他与沈新宝没任何关系。

沈登恩先生也不简单,在原本的轨迹中,除了金镛,李熬、陈应真、林山止作家,可都是因他而解禁的。

李敖不必多说,林山止也常常在《信报》骂湾湾。

但这些不能说明其人能量。

陈应真可是岛内知名左人,一手发起了“乡土论战”思潮的带头人!

他在岛内专门传播马克思,被判十年出狱后不改斗争本色。

出版他的书可知风险多高,沈先生不光敢,还真做到了!

他眼里是没什么立场之分的,不光为老查的解禁造势,还特地搞出一门“金学研究”,并策划出版了一系列“金学研究丛书”。

李清源对他没恶感,甚至很佩服,只是眼下大家利益上有冲突,那就要通过斗争来促进团结了……

为此,他已经打好腹稿,打算随时应战。

万万没想到,在节目播出的当晚,沈先生没登报批驳昨夜老萧的观点,反而紧急把电话打到了香江。

随后十五这一天中午,查先生本人,亲自来了!

不光是自己,他还带上了爱将王世俞……

先生大过节的不守家,匆匆来湾湾,全然为了李清源!

眼看作品解禁在即,湾湾一千多万人口,届时不知能销售多少单行册,十五部作品影视化,不知能为他带来多少利益。

当听说李清源在湾湾搞事情,先生霍然一惊,他比谁都了解那个小赤佬多能搞事,要是放任不管,解禁的事情肯定被他搅和黄。

先生是极度抠门的人,二者的仇恨,就算倾尽三江水也洗不清,这一下岂能无动于衷?

于是再也坐不住,发动关系,连夜订机票就来了。

正好现在香江很乱,居然还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他,干脆来湾湾躲一躲。

最重要的是,到了台北,小赤佬没了主场优势,没有饶宗益那样的学术大拿护着。

相反,先生本人的能量巨大,他来湾湾,甚至话事人都要亲自见他!

到时候收拾小赤佬,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清源,老夫马上来找你算账!

可甫一下飞机,先生就被迎头暴击。

在与诸多接机者寒暄过后,爱将王世俞拿来一份报纸,凑到先生跟前,小声道:“查生,怪不得刚才那些人都用奇怪的目光看您,您瞧,岛内的媒体,在炒作您的绿帽癖……”

草泥马,你会不会说话?

你才绿帽癖,你全家都有绿帽癖!

还有李清源個小赤佬,等着,咱俩不共戴天!

-----------------

正月十五日,是春节年俗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古称“元夜”、“元夕”、“上元”,起源已经不可靠,有具体记述的是,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

此后,绵延两千多年,元宵历来有张灯挂彩,演社火的各种表演。

林伟良能折腾能赚钱,清霞自小的家境就不错,每当元宵节,一家人都要出门看社火,挂花灯,还会放几簇烟花来庆祝节日。

比较

最新小说: 我,美国医生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参加规则怪谈,谁按套路通关啊? 生活型神豪 四合院:大国工匠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我的老婆是灯神 我靠破案爆红娱乐圈 我的美女老板娘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