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都市言情 > 港岛话事人 > 第122章 调虎又又离山

第122章 调虎又又离山(1 / 2)

“赤兔之死”这篇文章,早在鸡蛋风波中,李清源就已经准备好了。

不光这一篇,一叶知秋建立的资料室,其中收录了大量先生的过往社论,如今在时间的检验下,有些东西有些嘴脸,已经暴露无疑。

假如他们两在一个论坛上打嘴仗,金镛肯定会找版主抗议,说李清源挖坟贴。

可惜,他们俩是在报纸上论战,还是湾湾的报纸……

于是正月十六,李清源趁着自己昨夜“走红”的当口,直接在《民众报》署名文章,炮轰金镛!

巧在同时段,先生的文章,也在《自由报》发表。

并在自我陈情的过程中,很不客气的点了李清源的名字,把他形容的卑鄙无耻,是坑害自己炒鸡蛋的凶手。

由此,从正月十六这天,两人拉开了笔战序幕。

“赤兔之死”是李清源借鉴前世一篇满分高考作文,主要抓住先生的诚信方面攻击。

话说关羽败走麦城,兵败遭擒,为孙权所害,而马忠擒关羽有功,吴主便将赤兔赐给了他。

可是把马牵回去后,赤兔竟要绝食自尽。

孙权听到很奇怪,找来懂马语的一位奇士来做翻译。

孙权问:你为啥绝食?

赤兔马:我思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与地下。

孙权很奇怪:所谓人中吕布,马忠赤兔,吕布死在白门楼的时候,怎么不见你自绝呢?

赤兔马说公言差矣,那吕布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

赤兔羞于吕布为伍,我想从这个道理中,大抵能悟出为何《明报》“内鬼”层出不穷。

实在是先生您无信无德,逼得人家投奔别处。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一根烂木头,怎样伪装,也成不了梧桐树。

即使一时遭受蒙蔽,待凤凰醒悟,肯定要弃如敝履……

先生看罢,嘴唇紧闭,呼吸沉重,显然怒极。

王世俞赶紧取笔来,先生,你就趁这個情绪,赶紧开喷。

先生也不啰嗦,接过来,笔扫千军,力透纸背!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大骂小赤佬李清源和吴志标与黄烈杨……

他的观点,主要集中于自己如何挖掘,如何提携。

他甚至把李清源的发迹,也归咎成了自己功劳。

因为李清源靠《信报》起家,若没有林山止,恐怕也没有如今的他。

说老夫没诚信?

让湾湾的民众评评理,完全是他们这群小赤佬忘恩负义!

当晚在《自由报》发出去,第二天《民众报》开始回击。

李清源称,既然你说让台北民众们评理,那咱们就来论一论。

什么叫知遇之恩?

没有利益纠葛,你帮了我,成就了我的事业和人生,这叫知遇之恩。

我给你打工,你提拔了我,能叫知遇之恩吗?

提拔我,是因为我优秀,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因为我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利益。

难道你给我发工资,你自己没赚钱吗?

我给你打工不假,却并不代表你可以支配我的人生,主宰我的命运,甚至扭曲我的是非观念。

明明你是一坨屎,偏偏让我夸你是一朵花,对不起,我做不出来这么恶心的事儿。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羞于你这等人为伍,离开了《明报》,怎么就被你扣上“内鬼”的帽子了?

商业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公司和员工之间是双向选择,什么年代了,您还搁那倡导君臣父子那套糟粕呢?

还是你《明报》的合同,其实是一纸卖身契?

据我所知,吴志标现在乃《易象》文学刊总编辑,其人才华,已经用销售打了您的脸。

黄烈杨目前,正主导《易象》财经版,旗下的《创业者日记》,已经得到了米国老牌商业杂志,《Business Week》转载。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正是因为黄烈杨和吴志标,他们看清了你的嘴脸,并围绕在萧亦先生麾下,才能迸发出更大的才华。

这证明过去在《明报》,是你限制了他们的发挥,你还舔着脸说什么知遇之恩?

至于我李清源,先生您也好意思提。

是谁怕《明报》实际销量被扒,给我送来一百万的?

连这种荒谬言论都说得出来,足见先生您是个信口开河之人。

您也别生气,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别看您好几十岁了,假如承认错误,就证明起码气度恢弘,我以后也和您好好相处,做个忘年交。

尽管我说话不好听,但您完全可以把我当一个诤友吗……

诤你姥姥的友!

清早览罢文章,先生气的血压飙升。

也幸亏王世俞贴心,赶紧找来降压药,才把血压平复下去。

先生坐在椅子上,被气的茶饭懒咽了,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骂街这种事,若陷入自证清

最新小说: 我,美国医生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参加规则怪谈,谁按套路通关啊? 生活型神豪 四合院:大国工匠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我的老婆是灯神 我靠破案爆红娱乐圈 我的美女老板娘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