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都市言情 > 港岛话事人 > 第159章 收破烂

第159章 收破烂(1 / 2)

3月22日,有利银行忍着肉痛,将十吨黄金兑付给了曹明志。

受到美元加息的影响,这段时间金价不但没涨,反而继续小幅度下挫。

本日黄金报价为662/司马两,也即是说,十吨黄金,按市价只值1.76亿,和之前相比,打了个对折都不止!

假如一切都没有发生,抛开最开始的7400万定金,老曹应该拿出3.7亿现金来购买这些黄金。

考虑到当时黄金已经处在高位,这笔生意对有利绝对不算亏。

即使是现在,他们这笔买卖也很难说亏了。

因为7400万,是锚定当初的1384元的高价。

那么现在减去五分之一的定金,老曹向有利银行兑付1.4亿,来购买这十吨黄金。

加上那7400万,有利银行浮盈三千八百万……

可账如果能这么算就好了!

在1972年之前,港币一直是锚定英镑的。

1972年到1974年,港币有过为期两年的美元锚定期。

到了74年11月,港币宣布施行自由浮动汇率,由于美元的贬值,港币迅速成为了国际游资的避险货币,并开始高速升值。

从最低的5.65:1,一路到后来的4.54:1。

这其中,发行货币的三大行,即汇丰、渣打、有利三家,发钞的依据则是以等值的港币保证金,划入外汇基金的账户,拿到负债证明书,依此发行。

但不可否定的是,作为一个货币发行银行,黄金是最底层的发行资产。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有利已经持续三年没有发币,但谁还没個中兴的梦想呢?

如今十吨黄金卖了出去,补仓肯定是要补的。

问题是怎么补?

找渣打和汇丰?

开什么玩笑?

去金银市场交易?

有利之所以能拿出10吨,是这么多年慢慢增仓的结果,除了瑞士银行,谁家金商也不会存那么多现货。

难道要去期货市场上,做多头头寸?

我们是开银行的,怎么变成期货交易商了,一个遭不住,银行非破产不可!

对了,有利银行不会破产了,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

因为他们在经历了上次挤兑风波,被汇丰趁虚而入后,如今又迎来了一个新股东。

永隆银行,以自身25%的股权,换取行将就木的有利8%的股权,并同意伍益孙先生成功入局董事会。

这一决策,对有利银行无疑是艰难的。

三大银行的决策层,目前除了包玉刚身为汇丰董事外,华人的话语权并不多。

但找一个华人进入董事会,好处也很明显。

比如伍益孙先生一出面,就让那个姓曹的胖子,同意了不把黄金搬走,继续存在有利银行。

不然万一黄金被搬走的消息透露出去,肉眼可见的会遭遇挤兑,有利银行从此危矣。

让伍益孙进入董事会的好处不止于此。

消息一经传出,就引来许多大客户自发投奔。

其中就有英皇集团的杨守成。

当然,跑不了一向能搞事的李清源……

有利的最终赔付款是2.44亿,但由于现金不足,有利还用了不少资产顶账。

第一个遭殃的自然是先生的明报大楼,价值2900万。

还有怡和发行的5年期债权,价值4300万。

最后,有利银行抵押了两罐原油、三百吨精炼铜、一座沙田区的厂房加乱码七糟的设备,一并打包赔给永隆,这些合计2700万。

本来按照伍益孙的想法,这些资产是要自家接过来的,赔付李清源现金即可。

但李清源看了看清单,出乎意料的照盘全收!

再加上他买那些黄金花了1.4亿,几乎把手里的全部现金都锁死了。

对这点,老曹极度不理解:“源仔,换成钱啊,手里只剩一千万了,不方便做事……”

李清源笑道:“你是坐庄坐过瘾了,可我们拿那么多现金干嘛?最后不还是要换成资产?”

他这番话看似不错,港币进入通胀阶段,拿着现金也要变成资产的,不然财富肯定缩水。

问题是手里有钱,可以自主进行选择优质资产。

有利银行抵押的那些都是什么破烂?

“别的不说,怡和发行的债券,别到期赔付不了……”

李清源呵呵一笑。

“赔不赔的不要紧,我拿它换电视台的股份。”

“换电视台的股份?”

老曹不解:“你要怎么换?”

这就得靠战无不胜的林少了!

话说前几天怡和为了救市,把佳艺的股权,以8000万的价格,抵押给了林少。

但他也只是债主,并非是佳艺的大股东。

而作为百年英资,怡和绝不可能就此倒下的。

哪怕局面再难,他顶多卖两家公司,就能将棋局盘活。

正常情况下,怡和既然入主了佳艺,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

可若让林少这种混不吝,拿到了怡和如此大规模的债券就不一定了…

最新小说: 四合院:大国工匠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我,美国医生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我的美女老板娘 生活型神豪 参加规则怪谈,谁按套路通关啊? 我的老婆是灯神 我靠破案爆红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