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都市言情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十三章:血不流干!誓不休战!【求订阅】

第十三章:血不流干!誓不休战!【求订阅】(2 / 3)

?”

“恐怕这一切都在子婴陛下的算计之中啊。”

“这一战恐怕是无法避免了。”

刘邦神色低沉:“我怎么不知道呢?”

“我只是想要这一日来的更晚一些。”

...........

武烈九年,秋冬交接。

十月初三。

这一日天空之上不知为何下起了小雪,雪花慢慢的飘荡在半空中,而那洁白一片的大雪中有些许红色的光芒照亮了黑夜,正是两军交战时候的“火把”。

这些“火把”如同一口口的“气”一样将这四周照亮。

依旧是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原因已经无法考证了。

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秦皇还是汉王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场战争,因为在这半年来这样的战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开始他们还能够关心一下,但是后来已经麻木。

可是这一次......

随着战争厮杀的时间越来越长,汉王以及秦皇终于惊醒......

但事情已经来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士卒们已经杀红了眼,黑色的秦袍士卒、黑甲玄卫与红色的汉家士卒、红甲玄卫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其中,一场小型规模的战役就这样子扩大成了中型战役.....

毕竟。

在这个时代,战场上的士卒都是互相有姻亲关系的,你杀死的或许是我的大伯,也或许是我的侄子。

人们还有理智的时候当然控制得住,但是当人们已经没有了理智的时候,如何控制?

叔叔,您一定要为我兄弟报仇啊。

侄子,你的兄弟......

于是,洁白无比的大雪被鲜血的红色侵染,然后越杀越无法止杀,人们的眼睛中已经没有了所谓的你我、没有了理智。

最终的决战,就在这样子的环境下到来了.....

“咚——咚——咚——”

一道道战鼓声仿佛是毒素一样,侵染着人们的理智,刀刀见血、尸骨遍地。

到了战争的最后,秦皇与汉王两位都已经无法控制局面的参与其中。

战争一直在持续着。

一日、两日、三日。

整整三日,两军交战厮杀了整整三日的时间,后来甚至到了休战的时候,士卒们还是无法控制自己,他们眼睛猩红的看着前方。

杀。

杀。

杀。

他们的眼前对面已经不再是人了,而是“战功”。

这一场战争在后世人所书的华夏战争史中占据的篇幅较多,或许是因为这一场战争的影响缘故,即便是后世的中学历史课本中也多有涉猎。

“碎玉之战是我国古代当中最惨烈的战争之一,也是最不应当发生的战争。”

“在这一场战争中的交战双方,秦国士卒、汉国士卒,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保护自己的国家——当然,事实也正是如此,但也正是因为事实如此,他们才没有理由停止。”

“碎玉之战的取自唐太宗年间,太宗皇帝看到秦书与汉书中关于这一战的记载,之后幽幽的感慨,这其实不算是战争,而算是一个国家想要拖着另外一个朝代同归于尽的“碎玉之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因此得名。——《华夏战争史·碎玉之战》”

“碎玉之战后,汉王刘邦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也是惨胜,而这一战宣告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正式确立,也是为何如今我们被称之为“汉族”的原因之一。”

“碎玉之战造成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而是持续了近三十年。”

“碎玉之战后,关中、咸阳地区的发展陷入了停滞时期,直到文帝元年,文帝采取了当时丞相的提议,使其余各地之人纷纷迁徙到咸阳、关中地区,才让这里的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而碎玉之战的弊端则是在这一场战争后,华夏大地几乎是连皇帝都无法凑齐八匹同样花色的马了,至于其余的官员、封王等,就只能够乘坐驴车。”

“这种情形一直到后来的文景之治后才得以缓解,诸华诸夏大地、或者说汉朝终于进入到了巅峰时期,用自身光辉照耀周围蛮夷各国的巅峰时期。”

“而碎玉之战不仅仅是有缺点,更有以下几点有利影响。”

“其一,碎玉之战客观上导致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使得各地的人混杂而居,使得华夏这个概念真正成型。”

“其二,碎玉之战客观上使得当时对诸华诸夏虎视眈眈的匈奴人彻底恐惧,想起了当年武安君陈瞻的“武安屠杀”,因此再次蛰伏,也为当时的华夏大地争取了缓和、恢复的时间。”

“其三,碎玉之战虽然死伤无数,但也使得当时的黔首们更加向往和平,使得汉朝能够更加迅速的统一。”

“其四,碎玉之战中,无论是秦国还是汉国的军事实力都得到了飞速提升,而冶铁锻造的技术也是飞快进步,使我国进入到铁器时代的时间进一步提前,真正的进入到了铁器时代。”

“以上便是碎玉之战的影响。——《九年级上册·华夏古代战争、科技史》”

当然,这些全都是后世之中关于碎玉之战的影响了。

最新小说: 穿到北宋捞苏轼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乡村修真小仙医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佛系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