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真好啊。
骆一航开车带着齐若木抵达德阳种植基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川渝难得的大晴天。
足足两百亩豌豆田,一望无际。
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一片翠绿的海洋。
这片田野是如此的广阔,仿佛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与天空相接。
田垄之间,豌豆的藤蔓缠绕着,勾连着,手拉着手,肩并着肩。
微风吹过,仿佛有了生命,藤蔓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低语着丰收。
骆一航种田一年多,现在太喜欢这满目的绿色了。
停下车驻足看了好久。
两人这才重新开车进入基地园区,一路来到生活区。
这片园区的生活区很小,一排红砖平房而已。
门口处,时娟、凌同杰、罗宏志,还有种植基地本来的老板王绍鹏,也是杜教授带过的研究生,齐若木的师弟,已经在等着迎接了。
按照传统点的说法,齐若木、凌同杰他们算内门弟子。
王绍鹏属于外门弟子。
其实是人家毕业之后没搞科研,出来创业了。
骆一航下车,先跟本地主人王绍鹏握手,“王总,又见面了。”
然后关照自己的员工。
看起来这段日子辛苦啊,时娟和罗宏志都瘦了一圈,而且冬天好不容易养白的肤色,又黑了好几个度。
“时娟,辛苦了,回去让褚杰给你好好补补。”
“罗宏志,辛苦,干的不错。”
凌同杰则在齐若木那边。
全都见过一面之后。
地主王绍鹏邀请大家进到平时他们吃饭的地方,暂时充当会议室。
都是年轻人,也不搞什么繁文缛节,坐下之后直接说正事。
时娟主讲。
介绍一下这两个月他们的试验过程。
“刚过来的时候,王总已经把田都收拾好了。节省了很多时间。”当面先感谢。
“最开始第一批,种了四十亩,其中二十亩是用的普撒方式,只做了简单开沟。剩下二十亩,则使用三垄栽培技术,将地块分为垄底、垄体与垄沟3层,并且每两亩试验一种起垄方式,宽度从一米五到五米,间隔从五十公分到两米。”
“尝试下来发现普撒大田方式虽然成本最低,但是测量土壤养分后发现,中间区域固氮效果较差,我怀疑是豆科密集环境下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造成的影响。”
“第二轮我又尝试了减少氮肥的投入,期望发挥共生固氮的优势,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结果发现效果不明显。”
“不过出于成本考虑,还是普撒的方式最省,节约的人力和机械成本完全可以覆盖中间区域增加的肥料。”
“起垄种植则更适合小地块……”
之后还有纯人工种植方式、小型机械辅助方式,施肥补肥数量间隔,用肥类型,土壤湿度需求,许许多多。
而凌同杰和罗宏志过来之后。
罗宏志扛起了大田里的工作,凌同杰能分担土壤实验方面。
时娟启动了第二轮大规模试验。
100亩普撒种植,40亩时娟试验出来合适的三垄栽培种植,还有二十亩纯手工精工细作。
培育個新种真是好麻烦啊。
怪不得说实验室里把品种培育出来才只是个开始。
真正进入大田,怎么个种植方法,怎么才能效率最高,怎么才能兼顾产量与成本,施肥、控水、温度、土壤统统都得试验,而且一轮一轮的试验。
而且时娟他们现在做的,哪怕成功了,也只是适用于德阳,或者说四川盆地的种植方式。
换个地方、换个山地、换个高原、换个缺水或多水,换个气候条件,换个土壤贫瘠或酸碱性不一样的环境,又得重新来一遍。
所以啊,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出来到成功,推广,动辄四五年,甚至要十几年。
种植之后还有收割。
两百亩的豌豆尖,人工采收肯定是不行的,王绍鹏和时娟改造了一台简易收割机,时娟果然是全才啊,农机都懂。
原理就是割刀上抬,卡着相应高度一路割过去。
大面上收割完毕之后,再人工筛选。
即便这样,需要的人力还是不少。
又因为豌豆尖是豌豆的嫩芽,质地柔嫩,很不耐储运,极易萎焉、变黄和腐坏,还需要使用HPLC双波长法对叶片、卷须和茎各部分成分与活性进行研究,测算储存及运输时间。
后续非常非常多的事情。
说完了困难。
当然还有好消息。
大大的好消息。
第二轮种植的两百亩“小满一号”豌豆,长势非常的好,已经可以售卖。
而现在川省豌豆颠市场价高达20元一斤,且投放市场的货量极低,出现就秒没。
-----------------
“那咱们的产量能有多少?”骆一航问到。
时娟回答说:“经过测算,第二轮一百亩普撒亩产280公斤,四十亩起垄的包括精耕细作的那二十亩产量差不多,亩产380公斤。第一轮二十亩普撒亩产2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