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水文之王茹太素(1 / 2)

明面上说是楚王帮助辅佐李景隆完成驿站改造,可实际上,李景隆怎敢指使楚王的一举一措,无非是听命于行事罢了。

更何况,这跟直接把国资部给楚王有什么区别?

明明刚刚才把宝钞提举司给了楚王……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可不管这些朝臣心中如何震动,看无人禀报,就直接宣布了退朝。

下了朝。

李景隆走到朱桢身边。

“王爷,还请多多指教。”

朱桢与李景隆还有些交情,并不算陌生,于是熟络的淡笑摇头。

“不过是些想法罢了,待会还请景隆到府上一叙,咱们商量下驿站改造之事。”

李景隆赶紧点头。

“是。”

朱桢和朱标来到皇上殿内。

朱元璋看到他们两个,直接让人给赐了座。

“标儿,老六,你们来的正好,看看这奏折,写的当真是废话连篇!”

朱标上前一步,简单看了一眼奏折,心知肚明的摇了摇头。

“这……还真是茹太素一惯的风格。”

朱桢一听到茹太素,眼神滑过一抹了然之色。

茹太素为人耿直,忠言敢鉴,哪怕是老朱犯了什么错,他也敢直言不讳的点出来。

他是个既有能力,又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好臣子,但却有一个致命的毛病。

那就是他写文章好无病呻吟,过于冗长。

洪武十七年时,茹太素写了一个长达17000多字的奏折。

朱元璋让人念到16300字的时候,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日理万机的洪武大帝自然是怒不可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人打了茹太素一顿。

第二日,朱元璋叫人把这个奏折继续念下去,待念到16500字之后,才听出是建议办五件事,其中有四件均可行。

朱元璋立即下令主管部门施行,同时还表扬了茹太素,自己认了错,但又指出繁文害人,因为茹太素的奏章只要500字就能说清楚。

在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虽然脾气爆烈,但还能听得进去建议,对自己的错误也供认不讳。茹太素虽然说话难听,但他即使生气但也均忍了下来。

但到后来,朱元璋权利越发集中,性情越来越暴躁,听不进旁人的任何批评。

有一次在设宴款待满朝大臣时,他亲自给茹太素斟酒,并顺口吟了两句诗:“金杯同你饮,白刃不想饶。”

意思是说:今天我跟你一起饮酒,但是我手里掌着生杀大权,你如果有什么过错,我是不会饶恕你的!

这也是对茹太素的一种警告和敲打,让他说话小心一些。

茹太素却在接过金杯、鞠躬致谢以后,立刻按着朱元璋的诗韵吟了两句诗:“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这两句诗也确实是够尖刻的,意思是说:我以一片忠心报效国家,但是对皇上并不惧怕。

朱元璋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又不便发作。

谁能料到,这次饮酒对诗的事却埋下了祸根,不出几年,茹太素便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了死刑。

临刑时,茹太素昂首挺胸,视死如归,许多在场的人都为之落泪。

朱桢想到茹太素,便有些唏嘘,上位者都是好面子的,哪怕脾气再好,你日复一日的直言不讳,他今日听得进去,那以后呢?

虽然更大的原因是老朱自己脾气越发暴戾了。

“父皇,这茹太素一直都是如此,不过我看了一遍,他写的事情均是可行之事。”

朱标把奏折放回桌子上,安抚着朱元璋。

朱元璋揉着眉心,心头烦躁,“罢了,他写的那些事,标儿你去吩咐一下开始实施,下回他再写这么多废话,咱定要抽他一顿!”

朱桢嘴角一抽,他很清楚,朱元璋是真的会当众抽人,思索一番,开口劝诫。

“父皇,堵不如疏,茹太素性子直率死板,您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改的,不如想想其他法子。”

这么能干的一位忠臣,若是当真走向历史的那个结局,实在可惜。

但如果直接去劝他,他也不会服软,毕竟他可是亲口说过的,他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根本不怕皇上。

朱元璋一顿,转头看向朱桢,“老六,那你说说,你有什么法子,给咱好好治一治他的臭毛病!”

他言语中满含着迫不及待的神色,眼神饱含热情和期待。

朱桢淡笑,双手背后泰然站立,眼神中满是自信。

“父皇,您不妨规定一下,日后奏章的字数,通通规范到两千字以内,也就是大概五页,一旦超过这个字数的奏章,通通打回去,如此一来,茹太素不改也得改。”

茹太素写的那么多都是为了大明,皇上再生气,他也不在乎,自己被打他也无所谓,总之事情成功办下去就好。

但朱桢这一招,可就是直接掐住了茹太素的命脉,你写那么多,老朱根本不看,你又奈他何?

他要是真心想为大明做事,就肯定会老老实实回去修改。

朱元璋双目灼灼,抓住朱桢的手不停的拍。

“哈

最新小说: 紫气仙朝 别太快冰释前嫌 至尊九皇子 孽欲人生 调教天下,从给贵妃娘娘当太监开始 仙尊归来:镇压世间一切敌! 反派她才不想成为团宠 一剑邪神 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 身高两米五,谁让他当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