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意扫了一眼那罗列的菜单,眼睛亮了一下,
“可以诶,现在就差锅底了!”
“这几天你不在,我写了个菜单让映雪试了一下,她把锅底给复刻出来了。”
祁樾偏了偏头,
“要尝一尝试试吗?“
宋知意把谢仲卿送去劳改后,其实给了映雪调整心情的时间。
但是祁樾觉得,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所以,宋知意一走,他就给人安排上了活。
做奶茶、做火锅底料,做点心,几乎是把她整个人都关在了厨房里。
连带着的,还给她配了个专业的美食评鉴师——三丫。
三丫最近很忙,忙着种地。
她种的那一片地,蔬菜和禾苗基本都发芽了。
而种地的空隙,她还要跑到厨房去吃映雪刚做出来的点心,奶茶,还有涮火锅。
三天的功夫,她胖了三斤。
古代版火锅被端上来的时候,香气溢满小院。
国内热汤翻滚,小锅下边的炭火烧的正盛,清汤和辣锅泾渭分明,肉片往里边一丢,三五分钟的功夫就浮了起来,再配上映雪调的调料,宋知意怒干三大碗。
奶茶也是,甜而不腻,十分好喝。
只是...这是古代,牛奶的价格还挺贵,水果亦然。
而且,此地地处北方,但又不像是西北,昼夜温差大,可以种西瓜和哈密瓜。
是以,宋知意又有了圈养奶牛和建大棚的想法。
她得把牛奶和菜的产量提上来,把火锅价格打下来,老百姓兜里有钱,才能促进消费,才能长久赚钱!
宋知意说干就干,吃完火锅,她让人带着映雪去清平街自己挑一家铺子登记后开始修葺,然后,自己就去找三丫去了。
当时她给她的种子种类不少,有小麦,有白菜,有莴笋...种类不少,还有山楂树和樱桃树的种子,现在,基本都发芽了。
既然试过了现代的种子可以在这个地方生根发芽,那么...可以开搞了。
祁樾就拿着个小本本,随时跟在宋知意的身后,帮她计数和核算成本。
而三丫,则是扮演了一个技术工种。
她认得字还是不算太多,但是能看得懂图画。
前些日子祁公子给她带来一本书,上边全都是画,看起来可方便了。
现在,她通过看图画,都可以自己学写字了!
比映雪教的还好!
三丫当然会觉得那书好用。
因为那书是祁樾从书店里一起买回来的,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识字和增长知识用的。
其实那书店里还有好多辅助识字和学习知识的工具,只不过太过于先进,他害怕,拿到这里会被人当成妖物。
有了三丫的成功种植,宋知意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农业进行改革。
带着人在附近的村子里修水车,划田地,建大棚。
于是,河东各处的琉璃坊开始大规模的生产玻璃。
而生产出的第一批玻璃,不是买入帝都,而是用作了菜农建造玻璃房。
宋知意就这么热火朝天的干着,至于府衙里的事情,她全都交给了祁樾,这一忙起来,险些忘记秋闱的事情。
半个月以来,她基本就是在两界穿梭。
而为了方便穿梭,她晚上基本就是进了祁樾的房间。
再加上府衙的事情一直是祁樾在管,于是,民间开始传出两人的流言。
宋知意一直忙于农事,倒是没在意这些。
半个月的功夫,谢芷也把青楼的事情处理完毕,把名单都给宋知意递了过来,
“河东的花楼已经改制完毕,名单上的姑娘我也已经整理出来,请郡主过目。”
“其中,秋意,春雨,风琴....几位姑娘想要跟着郡主学经商,经我考校,有着经商的才能,可以安排进各个铺子学习。”
“而烟柳,画桥......两位姑娘则是会做点心,愿意做一些与后厨相关的活计。”
“夙音、银翘...几位姑娘,则是擅长弹琴,琵琶,技艺堪比国手,愿意继续留在改制后的茶楼,卖艺。”
“至于余下的一些姑娘,有些想要回家的,我已经按照郡主的意思,给了银两,放他们离开了。”
“而茶楼改制事宜,也已经着人在做,最迟这个月月末,就可以开张。”
谢芷的汇报十分有条理,而宋知意则是听得十分满意,
“不错,接下来这些姑娘的去处你就直接安排了吧,每半个月参照她们的表现,进行考校。”
谢芷听着宋知意说的,深吸一口气,开口说,
“是。”
宋知意看着她的神色想了想,开口说,
“如果忙的话,就让关晴帮衬。”
“如果还忙不过来的话,我从府衙给你调两个人,你直接拿着腰牌去挑就行。”
谢芷想了下最近自己忙成狗的这半个月,当即低头谢恩,
“多谢郡主,我待会儿就去挑。”
郡主交给她的事情,看似轻松,实则劳心费力。
她最近这一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一天十二个时辰她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