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五十五章 送八个帝姬还管用吗?

第三百五十五章 送八个帝姬还管用吗?(2 / 3)

句,可便即真,来救父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便宜行事当真皇帝,然后来救你的父母。前半句是政治交代,后半句则是求生本能,希望赵构能看在父母亲情的份上,早日接他和韦贤妃回家。

第二句,有清中原之策,悉举行之,勿以我为念。

如果说第一句话是落难时的哀求之语,这第二句还算有点血气和大局观,意思是:如果你有恢复中原的勇气和策略,那就全力施行,不要管我。

第三句就是,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者,违者不详。

艺祖即赵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留下政治遗嘱:不杀大臣和进谏者。

在那样的环境下,赵佶还能给赵构这样的提示,可见赵佶对其手下的人是真不错。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见汴梁城要破了,将士奔溃,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就这样断送了,而他却无力回天,受赵桓指派督视东壁的黄经臣,遥望城中巍峨宫阙,忍不住号啕大哭,然后冲向火海,想要为赵宋王朝殉葬,以此来证明,他虽然身体不全,但却不失忠义。

见黄经臣如此忠义,朱仝飞身过去,将都已经跳入火中的黄经臣又给抓住领子揪了回来,然后让人灭了黄经臣身上的火。

负责守卫南壁城门的侍卫马军司郭仲荀,想要领兵登上城墙与大元军交战,忽然城上大元军箭下如雨。

见此,郭仲荀只能退入内城。

王宗濋一边率领御前侍卫向内城跑,一边冲往城中间涌的军民喊:“快上城迎敌,吾辈前往大内救驾!”

王宗濋都不抵抗跑了,谁还会听他的命令?

守城宋军中的官员将领有很多,可在最关键时刻,能有以死报国之心的,只有统制官何庆彦和统制官陈克礼。

尽管大元军已经攻占了城墙,但何庆彦和陈克礼仍旧不肯弃城而逃,而是回身奋勇搏战,最终双双被擒。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边跑、边造谣:“卢太尉献了封邱门。”、“范统制献了戴楼门。”……

再说大元军这边。

攻占了城墙和宣化门后,各军都按照刘慧娘事先交代的,猛擂进军鼓。

汴梁城中的军民听见鼓声,以为大元军马上就要下城屠城,他们吓得拼命往城中涌,根本无暇他顾,就更别提回身来迎战大元军了。

而实际上,江鸿飞已经下了严令,只要汴梁城内的人不反抗,不许滥杀无辜,也不许放火,甚至不许下城墙,各军全都以城墙十丈之内为界,过界者,斩立决。

与此同时,大元军的工程军开始在城墙上修建坡道。

这样一来,大元骑兵就可以通过这些坡道随时跑马杀入汴梁城,进而也就不用担心宋军夺回城墙了。

汴梁城中的军民不知道江鸿飞下了不许滥杀无辜的命令,他们沉浸在自己制造的恐惧和混乱中,相互踩踏,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还有一些人选择跳到河中逃命,结果却不幸被淹死了。

怎么说呢,战乱一起,有些事真不是人为能控制的,哪怕那个人是江鸿飞。

也许这就是改朝换代所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吧。

好在,等大局已定了之后,江鸿飞立即就派裴宣亲自带人入城,张贴自己下达的皇榜,并派出三万骑兵,五百人马一组,分别沿着大街小巷,公告:“我大元皇帝有圣旨,城内之人,不论军民,若即拜降,不杀一人,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关键,这三万大元骑兵,若是看到有宋军溃兵或者泼皮无赖趁乱劫掠民众,还会上去诛杀溃兵,救下民众。

关键的关键,大元军对投降的民众绝对秋毫无犯。

慢慢的,汴梁城中的民众就发现了,大元军根本没有屠城的意思,相反,他们还在保护自己。

直到这时,汴梁城中的民众才想起,江鸿飞也是汉人,汉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屠戮汉人呢?

当赵桓听说,郭京就是一个大骗子,六甲正兵根本没用,而且托郭京和六甲正兵的福,大元军已经打进汴梁城了,他放声痛哭,悔恨不已!

对于信了郭京,使用六甲正兵,以及将守军从城墙上撤下来,好不容易才逃回皇城的何栗和孙傅,非常自责,他们觉得自己辜负了赵桓的信任、重托和厚望。

何栗和孙傅向赵桓请罪,表示他们愿意以死谢罪。

赵桓登基以后,就一直在自剪羽翼,赵佶给赵桓留下的大臣,让赵桓杀的杀,贬的贬,派去议和的派去议和。

到了现如今,赵桓再一看,他已经无人可用了。

这时,赵桓要是再将何栗和孙傅这两个忠于他的宰执给免职了,赵桓就彻底无人可用了。

关键,现在也得有人出面收拾这个烂摊子不是。

权衡利弊过后,赵桓赦免了何栗和孙傅,还让他们想办法保全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何栗立马表示:“臣愿率领撤入内城的军民与大元军巷战,誓死保卫陛下及我大宋!”

此时,内城中还有数十万军民。

何栗天真地想,只要将这数十万军民组织起来,还是能抵挡住大元军一阵的。

赵桓已经彻底失去了方寸,完

最新小说: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大周夜天子 桃花小县令 无敌小世子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 世子贤婿,快请上位! 把我当质子?我叛国你哭什么 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毒士无双,女帝高呼活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