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 第76章 到底在为谁培植班底?

第76章 到底在为谁培植班底?(1 / 2)

对于翰林院,夏帝心中一清二楚。

一句话……

有关系的已经调走了,没关系的都留在里头抄抄写写。

夏帝有心改变这种现状,可朝廷运转有朝廷的法度和规则,他作为皇帝的确可以亲自任命,可若是连地方一些县令任命都过度干预,那朝廷就容易引发内乱。

这才导致于,留在翰林院全都是寒门子弟。

这些人要是用到五州之地,对大夏来说的确是好事一桩,可奈何这些人都缺乏地方治政经验。

若是新得的五州之地,都从翰林院调任,肯定会出问题。

顾景之说道:“陛下,不管是地方知府亦或者县令,实际都是总领一地之政务,而具体执行的都是更为下级的官员,这也是为何地方有缺,都要从翰林院补充的缘故!”

“可那些都是县令一级别的官员……”

太子哥听了,忍不住地开口提醒道。

顾景之笑道:“既然其他州府的县令都是如此,为何北方之地不行?”

“可五州知府该如何?”

“陛下,太子殿下……这翰林院内也不是没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啊?”

顾景之笑道:“他们虽然缺乏地方治理经验,可若是给他们配备上一些能力经验都足够的属官,想来维持治下运转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这五州之地地处边关,有大军镇守,想来是不会出现什么乱子的!”

夏帝一听,当即就明白顾景之的意思。

给那些州县的长官配备有经验有能力的属官……

这一类属官从哪来?

自然是从其他地方抽调,如此一来,虽说上官没有足够的治理经验,可到底是翰林院出去的,对于朝廷各项政策的认知,最是清晰明了,出去之后倒也不会显得无知,以至于被属官蒙骗。

最主要,这些个官员还没被官场腐蚀。

而那些被抽调后的空缺,自然又是翰林院去补足。

如此以来,既能保证五州之地不被世家把控,又能让更多的底层官员得到历练,这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虽然二百多官员,并不足以改变世家把控的局面,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时间久了,当更多的寒门子弟在大夏能够发挥作用,那大夏总有一天会发生逆转性的改变。

更何况,他如今也已然着手,逐渐清理世家的根基。

“朕记得翰林院如今的主官,还是我大夏第一次科举的状元……他叫什么来着?”

“寇正儒寇大人……”

顾景之在一旁回答道。

如今翰林院并没有设置掌院学士,以寇正儒这个侍读学士官职最高。

而且,整个翰林院与寇正儒官阶相当的也有几个,只是因为他是第一届科举的状元,故而被皇帝钦点代行掌院事,故而他的位置是最高的。

夏帝想了想,说道:“从四品倒也足够!”

在整个大夏,知府有五品到四品不等,级别大小全看州府是上等州还是下等州。

若是按照户籍和州土面积定级,那五州之地可能算不上上等州,毕竟边关之地,人口的确没那么充盈。

不过又因边关的特殊性,定为上州也是可以的。

夏帝想了想,说道:“此事就这么定吧,太子……”

“儿臣在!”

太子一听,当即知道这事儿要落在他头上,当即强压着内心的激动,走了出来。

夏帝说道:“明日见过百里公书后,此事就由你拟定北方五州所要调配的州县主官,其他属官可让吏部协理!你明白吗?”

夏帝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子哥一眼,太子哥听闻,当即领会夏帝的意思。

不仅主官要他亲自遴选,就连属官……虽然有吏部亲自挑选,可最终拍板的人,也必须得是他。

这一举措,一来是可以让太子扶植自己的势力,其次也是变相地告诉太子,他不希望世家在里头插一脚。

顾景之瞥了太子哥一眼,心里微微感叹,夏帝这帝王术运用的还真是炉火纯青!

让太子哥可以名正言顺地扶植势力,一来是给太子哥甜头,其次也能确保,他百年之后新君手上能有可用之人。

其次,他最后那句话,充满着警告的意味。

夏帝这一次要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得到历练,所以,这份名单里绝对不能有世家子弟的存在。

如此一来,势必就断了太子哥与世家的牵连。

没有了世家的支持,太子哥要想坐稳那个位置,就只能顺着夏帝的路子,铲除世家!

既给了太子机会,又达到了平衡……

夏帝不亏是坐了二十多年皇帝位的开国君主,这手段还真是了得!

但凡换了宋璞或者是吏部主理此事,只怕最后都是帮着世家再度壮大,而太子当下,却只能依着夏帝的心思去处理。

不过让顾景之尤为好奇的是,当初陈宝年离开的时候,多次说过夏帝与太子的政见不合,在朝堂上都吵过架了……

可这私下一看,也不像啊!

起码,从使团谈判到这五州之地,夏帝虽然多有算计,可太子哥得到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最新小说: 夺嫡 华兴传奇 包拯历险记 隋唐演义群英传 绿帽 国破山河在 新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引诱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