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孙权割发(1 / 2)

此刻,凌统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宛如历史长河中的智者低语:“忆往昔,高祖刘邦,屡遭挫败而不屈,终以垓下之战,奠定大汉三百年盛世之基。英雄之路,岂能以一役之胜负论短长乎?”

“主公啊,您肩负父兄遗志,那份光复江东、一统天下的宏愿,难道已随风而逝,忘却于心的角落?”他的声音在静谧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孙权凝视着眼前的众将,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与对主公的忠诚。他缓缓转过身,抬手示意,命侍从取来那柄承载着家族荣耀与记忆的古锭刀。

随着刀光一闪,那把见证了无数征战与辉煌的古锭刀静静地躺在案上,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辉煌与挑战。孙权望着它,心中涌动的情感如潮水般难以遏制,眼眶微湿。

“我孙权,自执掌江东以来,勤勉克己,与民休戚与共,政通人和,皆赖诸君之力。今日之困局,实乃我一时之失策,却非江东之末路。”

他的话语坚定而深沉,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的决心与信念。

“此刀,乃先父遗志之象征,亦是我等江东儿郎不屈之魂。吾誓将以此刀,斩尽前路荆棘,重振江东雄风,不负父兄所托,不负诸君之望!”

孙权神色凝重,发丝散乱于肩,他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屈与自省的光芒,缓缓伸出双手,庄严地接过那柄历史沉淀的古锭刀,刀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仿佛也映照出心中翻腾的悔意与决心。

“吾心之痛,源于未纳公瑾之良言!此错当罚,无可回避!”言罢,他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然今日,孙仲谋愿以此发,代我之罪,告慰天地,警示三军。望诸君以此为鉴,切勿再轻敌怠战,陷我江东于不义之地!”

周围将领闻言,无不动容,纷纷跪倒在地,面对着那柄象征着责任与决心的古锭刀,行了最隆重的大礼,口中齐呼。

“诺!谨遵主公教诲!”

随着一声令下,孙权毫不迟疑,毅然决然地割下一缕长发,那青丝飘落,如同他心中沉重的包袱终于得以释放。这一幕,不仅是对自己过失的深刻反省,更是对全军将士的一次心灵洗礼。

随后,孙权振臂一挥,沉声道:“继续操练,勿忘此耻,待吾军势盛,必亲率尔等,讨回公道,雪我江东之恨!”

言毕,他即刻派遣心腹快马前往庐江,携密信急召周瑜归来,言辞间满是迫切与期待。有周瑜相助,定能扭转乾坤,报此深仇大恨。

……

消息如疾风骤雨般席卷许昌,庐江告急与合肥烽烟并起,犹如两道惊雷,在曹魏的朝堂内外炸响,震得人心惶惶,满城风雨。

曹操刚刚脱离南阳的泥潭,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败,让他的雄师折戟沉沙,十数万精锐,竟被那博望之火围困了数月之久。

若非夏侯渊将军临危受命,重新调集重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硬生生地在南阳关撕开了一道口子,恐怕那数十万英魂,便要随曹操一同,长眠于那片焦土之下,成为历史的尘埃。

曹魏上下,人心惶惶,皆因这连串的败绩而噤若寒蝉。无人敢轻易踏足曹操的居所,生怕自己成为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触怒了这位正处于风暴中心的霸主。

此时此刻,任何不经意的打扰,都无异于在熊熊怒火上再添一把柴,其后果,不言而喻,足以令人胆寒。

曹洪与曹仁,两位宗室重臣,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困境,亦是束手无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智囊之中。

他们相视一眼,心中皆是无奈与焦急,最终决定携手前往程昱与荀彧的府邸,寻求那或许能扭转乾坤的妙计。

荀彧悠然端坐于厅堂之中,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那缕精心打理的胡须,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智慧之光。他缓缓开口,语调中带着几分不以为意的淡然,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

“孙权那小子,见我军南征受挫,便自以为是地认为我军已如风中残烛,不堪一击,竟妄图染指淮南之地,殊不知此乃蚍蜉撼树之举。”

程昱在一旁闻言,轻轻颔首,心中对荀彧的洞见颇为赞同。

“刘耀此人,狡黠异常,他精心布局,步步为营,只为诱我军深入,最终方得侥幸一胜。然其胜之不武,实乃依靠诡计与时机,非真正实力使然。”

荀彧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继续道:“更为可笑的是,他们在与我军对峙之时,竟是畏首畏尾,丝毫不敢主动发起攻势,只知依仗地利与计谋苟延残喘。如此行径,怎配与我曹军争锋?”

“相较之下,刘耀虽不及孙权那般张扬,却多了几分沉稳与狡猾。他深知我曹军势大,如猛虎下山,不可轻易撼动,故而行事更为谨慎,处处设防。”

“你们细想一下,那刘耀可曾与我军锋芒正面交锋?我军步卒之勇,犹如猛虎下山,战场之上,优势犹在,何惧之有?”

“而今,吴军猝然发难,必是遣轻骑疾进,意在速战速决。文远将军,智勇双全,合肥城固若金汤,必能安然无恙。然庐江之地,周瑜亲率精锐前往,其人心思缜密,

最新小说: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 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 云绾宁墨晔 贞观萌国公 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 最强之军火商人 大秦:哥,把刀放下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重生,穿成恶毒女配之后 湖畔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