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杨伟民在学校里进进出出,他知道杨伟民是来送学生的,很佩服他作为一个退休老师,尽职尽责到这份上,甚至用鞠躬尽瘁来形容杨伟民都不为过。
刘主任从业20年,当主任8年,他也尽职尽责,用十二分的心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杨伟民一心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程度,也无法理解杨伟民这种舍身忘己的行事方式。
刘主任工作累了,站到窗前伸个懒腰。
这时候办公室门开了,赵校长推门走了进来,笑嘻嘻地说:“刘主任,你立在窗前,想什么大事呢?”
刘主任闻声连忙转过身,迎上去:“赵校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请坐。”
赵校长翘起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我刚才进校门的时候看到杨伟民了。”
刘主任摸不准赵校长说这句话的意思,就照实说:“是啊!他是来送天河村两名留守儿童上学的,每天风雨无阻,坚持了整整两周了。”
刘主任本来要说他很佩服杨伟民,但话到嘴边硬咽了回去,他不知道赵校长因何提起杨伟民,所以尽量保留自己的意见,持中立态度。
“挺佩服杨伟民的。”赵校长说:“工作能做到这份上确实不易。”
刘主任听到赵校长这么说,马上发表一通议论,狠狠地夸杨伟民,说完了才回过味,问:“赵校长,您来找我不光是来夸杨伟民的吧!”
“李敬先认识吗?”赵校长问。
“认识啊,县教育局副局长。”刘主任猛地回过味:“李敬先还是杨伟民资助过的学生。”
赵校长肯定地点点头。
“其实杨伟民还没当够老师,他不想退休。”刘主任试探性地问“你是说怕杨伟民找李敬先告状?”。
赵校长摇摇头:“以杨伟民的为人告状这事他干不出来,可李敬先那边的面子我们可不能不给。”
“那你的意思是?”刘主任不得不佩服赵校长,怪不得人家的官越当越大,而自己八年来一直稳如泰山。
“在你的地盘上给杨伟民安排个位子,他的退休申请我已经撤回了。”
赵校长前几天去了趟教育局专门办杨伟民复职的事,理由是他尽职尽责,是好老师的典范,副局长李敬先对他的做法称赞有加,夸奖他是一个体恤下属的好领导。这些话他当然不会跟刘主任讲。
刘主任犯了难,领导的命令他不敢违抗,可学校里真没有合适的位子给杨伟民分配呀!他脑子飞速转动,总算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赵校长,要不把杨伟民安排到后勤部,你看行吗?”刘主任试探性地问。
“安排什么职位不重要,你看着办就行了。”赵校长说着站起身往外走:“不过要尽快办。”
赵校长走了,刘主任忙乱起来了。
沈瑜此时正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看着幽蓝的天空发呆。
她在床上躺了整整十二天,每一天都度日如年。闲下来,离开了学校,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她才真正明白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远超过了她的想象。
现在虽然拄着拐可以挪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去上班还不行,她盯着天空中随风飘动的白云,感叹能自由自在地走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她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到学校去。
上周杨老师带着江夏和王悦来看她了,她知道孩子们在新的学校都很适应,这使她心里得到些许安慰;但一想到杨老师五十六岁的人,还要每天天不亮就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往学校赶,中午只能坐在楼梯上休息,甚至连顿热呼饭都吃不上,她心里就非常自责。
尽管杨老师再三强调,他感觉现在生活挺好,至少每天起床有个盼头,有一股劲提着他。总比闷在家里发呆,或者站在空荡荡的天河小学的校园里长吁短叹强。
但沈瑜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尤其当她想起杨老师那满头的白发和长满皱纹的脸。她心里很难受,要是她的脚没有扭伤,杨老师就不会受这么多罪。她多么希望自己的脚明天就好了,她就可以早一点回到工作岗位,杨老师也不用那么累了,江夏和王悦也不用每天来回跑了。
“瑜儿,你咋跑到院子里来了,磕着脚可不是玩的。”
沈瑜抬头看到妈妈王桂秀提着一篮子水果走了进来,这么冷的天,她脸上全是汗,妈妈几乎两天就来看她一回,虽说离得不远,可一里多的山路走起来也费老劲了。
“妈,我的脚都快好了,那么远的路,你不用总来看我。”沈瑜虽这样说,但妈妈来,她心里敞亮多了。
王桂秀搬个凳子坐在沈瑜旁边,照例隔着纱布细细地察看了沈瑜脚上的伤,高兴地说:“确实比我上次来的时候好多了,不过你的脚还是不能下地走路,一定记住了。”
沈瑜搂住妈妈的胳膊:“妈,我知道了,这话你都说八百遍了。”
“对了,瑜儿,我来是想给你说个事。”
沈瑜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一阵紧张:“啥事啊?是不是咱家出什么事?”
“你二舅村里的一个孩子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从楼梯上摔下来,腿骨折了,脑子也摔坏了,听你二舅说闹的可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