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又封闭的村子里,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播。姜早原本过着自己平静的日子,却被一则消息打破了这份安宁。周景珩即将回城,并且打算和姜梨离婚的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村子里掀起了层层波澜,也传进了姜早的耳朵里。
村子里的人们对这件事津津乐道,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劳作时,还是在村口大树下闲聊时,总能听到关于周景珩和姜梨的议论。有人说周景珩忘恩负义,在乡下艰难的时候依靠姜梨,如今要回城了就想抛弃她;也有人说姜梨当初就不该嫁给周景珩这个知青,早晚有这一天。姜早不想听这些闲言碎语,但它们却无孔不入地钻进她的耳朵。
姜早对周景珩和姜梨的事情本不想过多关注,可这传言实在是太喧嚣了。每当她走在路上,总能感觉到村民们投来的探寻目光,仿佛她和这件事有什么关联似的。而这一切,也勾起了姜早久远的回忆。
姜早突然想到重生回来那天的情景,那是一段她试图深埋在心底却又无法忘怀的记忆。在那一天,姜梨逼迫她换亲,那一幕幕场景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回放。
当时的姜梨态度十分强硬,眼神中透着不容拒绝的光芒。她站在姜早面前,理直气壮地阐述着换亲的理由,仿佛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姜早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无助和绝望,那种被亲人逼迫的痛苦至今还能让她的心揪起来。她不知道姜梨当时是出于怎样的心态,竟然如此狠心。
而如今,周景珩要抛弃姜梨了,姜早不禁在心里暗自揣测,姜梨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呢?这个想法一旦冒出来,就如同野草一般在姜早的脑海中疯长。
事实上,姜梨并没有后悔。在她看来,周景珩是她在这个艰苦农村生活中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她通往美好生活的唯一希望。她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当得知周景珩的回城计划和离婚打算后,姜梨的内心虽然受到了冲击,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绝。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周景珩抛弃,不甘心看着自己即将到手的城市生活化为泡影。她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疯狂的执着,不断地思索着对策。
姜梨知道,自己一个人可能很难改变周景珩的想法,于是她拽来了自己的母亲王春花。王春花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为人处世却十分精明,尤其在处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上很有一套。
姜梨把周景珩的事情向王春花哭诉了一番,王春花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等姜梨说完,王春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闺女,你先别急。男人嘛,都是容易心软的。只要你能怀上他的孩子,他就不可能和你离婚。”
姜梨听了母亲的话,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了下去。她无奈地说:“妈,我现在没怀孕,这可怎么办啊?”
王春花看着姜梨着急的样子,笑了笑,用手指点了点姜梨的头,说道:“没事,我有办法给你弄来。”
姜梨一脸疑惑地看着母亲,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王春花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你别管了,妈自有办法。这村子里,只要你有关系,弄张假的怀孕诊断书不是什么难事。”
姜梨瞪大了眼睛,有些担忧地说:“妈,这能行吗?要是被周景珩发现了,那可就更糟了。”
王春花拍了拍姜梨的肩膀,安慰道:“闺女,你放心。只要你把这诊断书拿给周景珩看,他肯定会有所顾忌的。到时候,咱们再想办法稳住他,等他带你回城,一切就都好办了。”
在王春花的一番劝说下,姜梨决定按照母亲的计划行事。王春花开始四处活动,她在村子里找了一些平时关系还不错的人帮忙。这些人有的在村里的卫生所工作,有的和外面的诊所有点联系。
王春花先是找到了在卫生所工作的张大婶。张大婶一开始有些犹豫,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但王春花又是送鸡蛋,又是说好话,还许诺了一些好处。张大婶经不住诱惑,最终答应帮忙。她偷偷地从卫生所拿出了一些空白的诊断书。
拿到空白诊断书后,王春花又找到了邻村一个有点文化的老光棍。这个老光棍平时靠给人代写书信和一些简单的文书为生。王春花把情况跟他一说,老光棍虽然觉得不妥,但在王春花给了一笔不菲的报酬后,还是按照王春花的要求在诊断书上写下了姜梨怀孕的诊断结果。
姜梨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怀孕诊断书,心中五味杂陈。她一方面希望这张纸能够改变周景珩的想法,让她能够顺利地跟着周景珩回城;另一方面,她又有些心虚,担心这个谎言会被揭穿。
不过,姜梨很快就把这种担忧抛在了脑后。她看着诊断书上的字,仿佛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她想象着周景珩看到诊断书后,会一改往日的冷漠,重新对她温柔体贴。她想象着自己跟着周景珩回到城里,过上了富裕、舒适的生活。
与此同时,周景珩对姜梨的态度越来越冷漠。他每天都在为回城做着准备,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他尽量避免和姜梨单独相处,每次看到姜梨,眼神里都充满了厌烦。
有一次,姜梨试图和周景珩说话,问他回城的具体安排。周景珩却不耐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