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才说道最后竟嚎啕大哭起来。
伍桐受不了这种哭哭啼啼,大喝道,“刘旻!”
“学生在。”刘秀才还是大哭。
伍桐无奈,“刘旻,你读了三十年的圣贤书,你都学到了什么?”
董钰也看了过来,他是大儒,也参加过科举,更是连中三元,面对一个读了三十年连举人都未考上的秀才,董钰很好奇,他学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学到了...”刘旻忽然仰头,迷茫的看着四周,泪水还在眼眶,看不清事物,可刘旻却从模糊的世界里看清了一束光,他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又想起整日诵读的圣人言语,肃国公猛然一问,竟让他有些茫然。
自己都学到了什么?
怎么那些圣人文章都想不起来?
不,不是想不起来,更像是没有和用处一般呢?
刘旻张着嘴,“学生,学生学到了男人要养家。”
伍桐忽然笑了,董钰想了想,微微皱眉。
“考上举人,朝廷任了官员,不就可以养家了?”董钰纳闷,回想自己的一生,似乎没有养家的这种烦恼,哪怕是在山中隐居,也未因粮食发愁。
那些想请自己出山的人会送的,再不济,自己的字也能换的衣食无忧。
“董师不知,我朝一科中举百二十人,可近一千个秀才才能出一个举人,这就是十二万人了,再加上那些童生和未考童生的,这个人数数不胜数。”伍桐没想到自己还能给董师上一课,愈发精神,直接摆出数据,“董师,这些秀才只有科考一条路,年年科考年年不中,若是家中没有厚才,这圣贤书读到最后便愈发清贫了。”
“这位刘旻刘秀才就是如此。”伍桐看着刘秀才,“我说的可对?”
“对,肃国公说得对。”刘秀才长叹一声,“学生便是年年不中无可奈何,想做个教谕也没有门路,若不是印刷局,学生真不知如何是好。”
伍桐眼珠一转,忽然对董师说道。
“董师,这才是百姓,哪怕是读圣贤书的百姓,也是这般清苦。”
“我们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也要改一改蜀州的文教。”
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伍桐忍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对科举动手了。
董钰摆摆手,“这件事容老夫在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