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荒团 > 五五章 软刀杀人

五五章 软刀杀人(2 / 3)

这篇演说,后来被《青年报》整理发表,文题拟为《少年华夏说》。这可真让李易汗颜不已,自觉抄袭不易,随便都被人看出马脚,亏得梁启超不能跑这个时代,找自己要版权。

大会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叶坤上台,郑重对大家宣布:“各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一些消息:上海市投资数十万两白银,首先建立十所大型中小学,招聘适龄青少年入学。这十所学校,名称就是岳麓中学和岳麓小学。这是我们岳麓书院走出长沙,办的分校。这是岳麓书院的光荣!凡我岳麓书院弟子,都可报名前往上海任教。普通教师月薪10两到30两白银,包食宿,欢迎大家会后踊跃报名。”

岳麓书院的弟子早知道了这个消息,情绪稳定。只是外地来观礼的人,有许多人不知道,开始骚动起来。有这好事?怎么全让你岳麓书院摊上了?这个年头,书院毕业等于失业,朝廷断了报考公务员的路,待岗在家的,不知凡几。就是有些家产的,也不愿意吃闲饭。

接着是高攀龙代表嘉宾讲话,他先盛赞岳麓书院数百年成就斐然,接着对书院走出去办学表

示了赞赏。最后宣布:“东林书院经与李易紧急协商,以后也将在上海,陆续建立十所中小学。”

这就是前有车后有辙了。

东林书院和岳麓书院千年传承不能比。可是东林书院正是大明最当红的书院,又地处繁华的大运河畔,学子可不比岳麓书院少。

可岳麓书院先行一步,叶坤已经成为教育部长,自己虽然淡泊名利,还是心理有些芥蒂。

不过上海这学校,必须办!

这第一打出了知名度,传播了自己门派的学问。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现在书院弟子就业率真的太低,有了这个好机会,那些家境一般的人就有了出路。当然还有第三,传播自己学派的学问,不用自己掏钱,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其他几个书院,也激动起来。山长们包围了李易,纷纷请问李易,能不能也支持他们在上海开分院?虽然他们没有东林书院的气魄,不过派出弟子,到上海建立一个或两个分院还是做得到的。

李易很愿意各个学校以自己名头办分校。虽然是自己花钱。可是这个时代,可不是骗子横行的时代。这是把信誉和名誉,看得很重的时代。

各个书院在上海,势必形成竞争趋势,优胜劣汰,这就应了那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学校真搞得不如别人,那可就丢脸了。哪个学院敢不派精兵强将?

教育是一个费钱的工程,效益产出时间晚。不过李易深知:没有大量的读书识字的人才,没有教育先行,中华联邦就走不远。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何况他根本不穷呢。

于是李易表示:不论哪家学院,来上海办学,一律欢迎!将来还欢迎大家到北方,到南方的海外九省办学!

李易有九省了?这些书生都很吃惊:大明才南七北六十三省啊。

不过数一数:安南三省,加上台湾,这是四省。北方四省如果再加上庆尚道,可不是九省?

虽然北方有三省正在征服,庆尚道还没征服,可李易的信誉卓著。安南不就说灭就灭了?庆尚道说要当然就要了。

立刻有些人想到,李易少说了一个上海市。

这上海市

,李易砸下的银子,远超一省。如今人口激增,也可抵一省。那就是九省一市。

按李易这样疯狂的席卷天下的速度,短期是不是就超过大明了呢?那么,大明和李易,谁算中华正统呢?

这些人又有些迷惑了。不过这迷惑更坚定了押宝李易的决心。

高攀龙讲过话,坐在李易身边道:“李易啊,这一次,你这学办得太容易了。天下学子,真的要汇聚上海了。这样规模的办学,自古未见。老夫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易道:“没有各位山长共襄盛举,只我李易,能做得了什么。我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人人读书识字懂礼,成为可造之材。这路,还远着呢。”

高攀龙道:“这几天我看你编的教材,佩服得五体投地。教材看似简单,越琢磨越是奥妙无穷。我们几个山长早来了几日,这几日都在研究这教材。教材的编订,不是一朝一夕,是无数心血结晶。没想到李易你当年在向阳大院,就有了这样的真知灼见。我们这些老朽,真的是固步自封,坐井观天了。惭愧惭愧。”

李易也连道“惭愧”,他是发自内心的。

教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李易是回忆了后世的中小学课本,结合这个时代特点,编写了语文、数学、历史等科目。

至于外语,李易决定:将来一定要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汉字成为世界通用文字。这样华夏的孩子,可以省下学外语的时间。让那些外国人,呕心沥血,把最好的时光放在学习汉语上吧。

一想起这个伟大目标,李易就有些激动。

后世他可被英语坑惨了。华夏孩子,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放在学习英语上。费了那么多心血,最后这英语有几个用得到的?除了古德白,还有几个记得别的单词?强制学习一门百分之九十九用不到的学科,而不是选择性学习。真是残害生命啊。

最新小说: 假太监:我帮女帝管理后宫 山水行记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 粉黛高墙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江山为聘:我的绝色女帝 南半球都是我的,你让我坐皇位? 我李自成:明顺停战,一致灭夷! 天命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