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烽·烟 > 第1516章:山河动【一】

第1516章:山河动【一】(1 / 3)

这人见我进来,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向我敬了个军礼,口称:“将军!”

我点点头,在敏麟上过茶之后,叫众人退下后,才对他开口问道:“你也是滇军的人?是唐继尧都督叫你来的吗?”

“将军,标下昭通独、立营少尉排长……”

原来,此人名叫龙云,现任滇军昭通独、立营少尉排长,而且我猜的果然没错,他是个练家子,师承马德胜门下,与邹若衡、卢汉合称“昭通三剑客”。

此人虽然是滇军出身,不过自民国成立以后,却是离开了军队,而他二次入伍却是颇有些传奇的色彩。

之前在云南,有一个法国拳师来到昆明,并且摆下擂台,号称要“洗礼云南武师”,而且此人确实有些本事,击退了不少前来挑战的拳师,正直但是龙云到昆明办事,遇到此事,见法国人耀武扬威颇为愤怒。

便上了擂台与之交手,并且仅十几个回合便把这法国拳师击落擂台,至此名声大振。也是因为其早在滇军中有所名号,所以唐继尧亲自派人将他请到公署,将他安置到讲武堂内,而后又追受他少尉军衔。并且让他待任入学。

听过龙云的事迹我不由大笑起来,而且心中暗道痛快,此人之举动,确实扬我民族之威。我看他年级不大,不由的开口问道:“你今年可有三十岁?”

龙云道:“不瞒将军,标下今年正好三十岁!”

“哦?”听他这么说我不由的又笑起来,道:“而立之年,正是英雄时。”不过,笑罢,我便正色的对他问道:“你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吗?”

龙云见我发问,也是连忙严肃起来,而且神情上颇有些勉强之色,开口对我道:“将军,你可知道了唐都督剿灭和子坤匪帮的事?”

我笑了笑,看着龙云。

此次用兵数逾一万,还配备火炮团、机枪营并且携带重型武器,其目的在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滇军是受命令千万黔西之地,帮助黔省驻军卫戍边陲,严防白族作乱,可是实际上,那有什么白族意图作乱的说法。

这不过是阳谋之计,让刘怡苗以为滇军三分之一主力进驻黔地,首先是在滇之军整体实力受到了削弱,而且因为此次携带重型武器、火炮团,浩浩荡荡万余部队,足以以假乱真。

可是实际上却是借道黔省,迂回之策;因为唐继尧民国元年之时,曾受我指派,带兵支援黔地,讨伐黔乱,其兵马攻占贵阳,而后被推举为贵州都督,直到在我入京之前。所以唐继尧此人在贵州的势力威望,异常于他人。

所以他派遣滇军去保卫贵州,也是说得通的。

而实际上,这却是他的“阴谋阳谋同道行”的方式,这入住黔地既是阳谋,而同样的,也是他的阴谋。

进入黔地之后,滇军的动向自然不可能被刘怡苗之匪帮掌握。所以在黔地内,滇军的

布置,行军路线相比于云南境内,要秘密很多。

与此同时,因为是由黔地迂回,虽然加长了用兵时间,可是好在这一路不需要和小股匪徒交手,如此一来,相比于正常的军费消耗,与战损比对的话,还是可以持平的。

刘怡苗匪帮,虽然人数众多,可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地痞”,只在云南境内,绝不离开滇地,这与白朗一伙,甚至是其他匪帮都是大大的不如。

因为从此看来,刘怡苗一伙首先在范围性上就不占优势。这也就是刘怡苗一伙无论兵力、武器还是训练都远超于其他两伙匪帮却不能一家独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虽然如此,刘怡苗还是有自己的退路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将队伍常年驻扎滇南边陲的原因。

滇南之地,穷山恶水无数,且多是难行之路,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滇南行动起来也是多为不便,而且总会有他们祖祖辈辈还不得而知的小路、山崖等等。在这里作为老家,万一有破败的一天,刘怡苗也好借地势逃窜。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滇南接连缅甸,也就是如果刘怡苗战败的话,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越过国境,逃离到缅甸。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唐继尧一切都算计好了,而且落实到实际上也很顺利的时候,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滇军部队成功包围后,要与刘怡苗决战的时候却发现,此时被他们所包围的匪众,竟然不是刘怡苗匪帮。

这次被他们在刘怡苗老家围困住的匪帮竟然是和子坤一伙,而且被包围的还正好是和子坤匪帮的全部主力部队。

其实这是一个尴尬的态势;前面说,唐继尧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刘怡苗一伙匪帮,而剿灭刘怡苗一伙的目的除了肃清匪患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杀鸡儆猴。以如此铁血之前鉴,震慑刀乘江、和子坤匪帮。

而后其主要用意则是招抚这两伙匪徒。以扩充滇军实力。虽然和子坤也好、刀乘江也罢都是匪寇出身,可是他们因为常年在云南大山之中往来,风餐露宿,而且常常与官军交战,所以其部下匪寇,实际上并不比一般的部队战斗力差。

其二,就是在三大伙匪寇中,其实真正作恶行凶的就只有刘怡苗一伙,而其他两伙,虽然也是烧杀抢掠,不过却大都是点到为止,能不伤人则不伤人,能的不义之财,则不出山

最新小说: 天命败家子 江山为聘:我的绝色女帝 南半球都是我的,你让我坐皇位?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 假太监:我帮女帝管理后宫 粉黛高墙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我李自成:明顺停战,一致灭夷! 山水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