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几张报纸后,黄得功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好了。
“总兵大人,这邸报上写了什么?”见黄得功表情复杂,邱钺好奇的问。
“你自己看吧!”黄得功甩手将报纸扔了过去,催动胯下的战马,朝皇城方向走去。
邱钺接过报纸后忍不住念了出来。
“自述:被建奴掳走的一千天!”
“辽东汉民的现状: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生不如死!”
“建奴食人粮的起源!”
“多尔衮和黄台吉(皇太极)遗孀的那些事儿。”
这
随着邱钺将报纸上的内容一字一句的念出来,其他随行人员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他们先是愤怒,接着是震怒,随后是暴怒。
“踏马的,建奴还是人吗?他们让老百姓种地,种完地后用一句怕粮食不够吃,就把老百姓杀了?”
“不然呢?建奴屡次入关,劫掠的百姓有上百万之众,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牲口。”
“牲口都不如!牲口吃饱喝足了才去干活!百姓们饿着肚子干活,饿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建奴是不是有病啊?好好的头发不留着,非得剃掉留辫子,他们怎么这么另类?”
“蛮夷之人信奉蛮夷之事,诸位就当看个乐得了。”
说道乐字,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邱钺,一人说道:“快点把多尔衮和黄台吉遗孀的事儿再念一遍,写的太好了,把我都听热了。”
“是热了还是了?”
“去去去,老子说的实话,这一段堪比禁书!”
“比禁书还好看!”
黄得功听完最后一段内容后已经来到承天门外,他深吸一口气下马,抬头看向皇城城墙。
城墙上的勇卫营士兵看着军旗上的虎头,声音颤抖:“是是黄得功黄大人吗?”
崇祯八年,提督内臣曹化淳奏改腾骧四卫为勇卫营,以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为帅,遂成劲旅,出击贼,辄有功。
黄得功军士画虎头于皂布以衣甲,贼望见黑虎头军,多走避,其得力出京营上云。
四将中曹化淳因年事已高早已告病还乡。
孙应元在崇祯十五年,孤军无援战死于罗山。
周遇吉战死在宁武关!
敢打虎头军旗的只剩下黄得功一人!
“我是黄得功,庞子晋呢?”黄得功问。
虽然离京数年,作为勇卫营名义上的将领,京师将领的调动他还是知晓一二。
“庞参将率兵出城与李自成主力迎战,战死京师城外。”
黄得功张了张嘴,想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作为自己曾经的部下,作为一名军人,战死沙场是最高荣誉,他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
他心中有说不出来的伤感。
“黄得功奉旨进京,劳烦通禀一声!”黄得功沉默良久,抱拳拱手。
“黄大人稍等,我这就去通报。”城上的守军急匆匆跑下城墙,向内廷通禀。
得到消息的崇祯非常激动,他急忙纷纷:“快,快让他进来。”
“臣黄得功参加陛下!”
崇祯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站在乾清宫的大殿中央。
他四肢健硕有力,五官开阔,面目黧黑,一道刺眼的疤痕在脸上略显狰狞。
黄得功,靖南伯,京营名将。
在对流贼的战争中,他迫降革左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
南明江北四镇中,唯一一个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将领。也是四镇将领中,唯一一个战死在沙场上的人。
可见其忠心。
“朕终于把你盼来了,快快平身!”崇祯走到黄得功身边,亲自将他搀扶起来。
“吃过午饭了吗?”
随着崇祯的搀扶和那句吃过午饭了吗,这位魁梧的大汉眼圈一红。
这位大明皇帝对他像对待亲人一样。
“回陛下,还未吃午饭。”
“王承恩,吩咐尚膳监将给朕准备的午饭端过来,朕要与靖南伯共进午膳。”
“陛下使不得,臣是个粗人,无福享受这种恩典。”
“你是勇卫营的将领,更是朕的亲军,与朕吃顿饭又怎么了?来人,给靖南伯搬个凳子!”
黄得功推谢了几次,由于崇祯屡次坚持,他也只好坐了下去。
尚膳监的午饭很快端了过来,二人边吃边聊。
“靖南伯麾下现有多少兵马?”崇祯问话的同时,让王承恩将自己桌子上的一盘菜给黄得功端了过去。
年近半百的黄得功泪眼汪汪的擦着眼睛:“回陛下,臣麾下现有骑兵两千,披甲兵两万,其余战兵也有两万,驻守在通州城外。”
明朝重视北方兵轻视南方兵。
北兵无论战兵还是守兵几乎人人有甲胄,有些南兵则没有甲胄,再加上沿途招降的流民,所以黄得功麾下披甲的比例并不高。
两万崇祯算了算,说道:“走的时候去兵部领甲胄,兵部不够的话就从京师三大营借,必须做到全员披甲。”
黄得功觉得不妥:“陛下,京师三大营缺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