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金华最后一战的奏折,奏折当中描述到金华最后的一股反抗势力,遁入金华山中,凭地是险峻而守,以为山中道路崎岖难行,龙虎军的大炮无法进山,谁曾想,在龙虎军的几次进攻无果之后,进请来贼首林振兴,凭着蛮力一个人扛着2000多斤的重炮架在山寨前面 ,对原本坚固的寨门狂轰滥炸,就这样,最后的一股明军也被迫投降了
这两年,朝廷虽然也从龙虎军那里学到了不少战法和防御手段,就比如用沙袋来防御火炮。可即便如此,龙虎军的炮弹威力实在太过强大,那恐怖的破坏力仿佛能将一切都碾碎。若是没有足够数量的军队,朝廷根本不敢轻易对龙虎军发起进攻,否则只会是以卵击石,让局面更加糟糕。整个朝堂都笼罩在一片沉重的阴霾之中,大臣们也都愁眉不展,不知该如何打破这绝境。整个大明王朝的南方,局势动荡,崇祯皇帝满心无奈与担忧,面对这复杂局势,不知如何应对。
在拿下金华之后,林振兴率领主力风驰电掣般地向绍兴进发。绍兴城,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故事的城市,在江南的烟雨中屹立多年,看似平静祥和,实则暗潮汹涌,各方势力如盘根错节的树根般交织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之下。
早在一年多前,这座城市就曾遭受一场巨大的灾难。早在海啸来临的三个月前,龙虎军的龙虎大将军心系百姓,派人告知绍兴将有海啸来袭,希望百姓早做准备。可当时的绍兴知府昏庸至极,只知贪图享乐,对这一警告置若罔闻。守军将领也未能尽到职责,把这消息当作无稽之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百姓们大多也是半信半疑,不知该如何是好。然而,灾难无情地降临了,海啸如恶魔般席卷而来,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这场海啸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亡,上万人丧生,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而同样遭受海啸袭击的杭州和嘉兴两座州府,情况却与绍兴截然不同。在龙虎军情报人员的积极宣传下,绍兴百姓知晓了在杭嘉湖平原上,龙虎军提前组织百姓撤离,使得那里的百姓几乎没有人员伤亡。灾难过后,龙虎军积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不仅让百姓们迅速恢复了生活,而且还让每家每户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重建后的家园经过龙虎军精心规划,街道整齐划一,房屋漂亮温馨,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相比之下,绍兴的受灾群众却只能在废墟中挣扎,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不堪,还要遭受地主豪绅的剥削和压迫。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绍兴百姓,在看到杭嘉湖平原百姓的幸福生活后,对不作为的官员充满了怨恨,同时也对龙虎军更加期待。从那时起,龙虎大将军在绍兴百姓心中就种下了特殊的印象,他们开始期盼龙虎军能早日到来,惩治那些草菅人命的官员,给绍兴带来新的希望
绍兴,自古以来就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闻名遐迩。这里的民间,读书之风盛行,大街小巷中,书香之气弥漫。无数的孩童从小便接受着严格的教育,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然而,现实却残酷无比。由于读书人的数量太过庞大,竞争激烈得如同千军万万马过独木桥,真正能够在科举之路上崭露头角的人少之又少。那些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的读书人,为了生计,纷纷选择离开家乡,奔赴全国各地。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学,成为了各个县城的师爷。师爷这一角色,在封建王朝的官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官员出谋划策、处理政务,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成熟的体系。
在绍兴,师爷文化盛行,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这里有专门培养师爷的私塾和学堂,课程丰富多样,从律法解读、案例剖析到钱粮计算的技巧、复杂文书的撰写规范等,无所不包。这些教育机构师资力量雄厚,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师爷。学子们在其中苦学数载,练就专长。而且,还有一群特殊的人——师爷掮客,他们活跃于官场和学堂之间,对各地官员的需求了如指掌,也熟知每个师爷的能力特点。他们从中斡旋,或因家族、同乡关系,或因利益往来,将合适的师爷推荐到合适的岗位。师爷们由此走向全国,也将绍兴师爷的名声传扬开来。
随着师爷群体的发展,他们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后,家族在绍兴本地的势力逐渐壮大,与本地原有的地主豪绅一起,构成了庞大的剥削阶层。这些地主豪绅,有的是传承数代的世家大族,有的是通过其他途径发家的新兴势力,他们掌控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对底层百姓进行残酷压榨,不仅收取繁重的地租,还巧立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这些负担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底层百姓们在这种残酷的压迫下,生活困苦不堪,心中满是对现状的愤懑和对未来的迷茫。
而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有一位关键人物——李勇。他原本担任卫指挥使这一要职,此乃正三品之位,肩负着守卫地方安全、统领军事行动等重要职责。在那场惨烈的海啸灾难之后,官场风云突变。知府为求自保,将责任推诿于他。本来,他极有可能面临更为严酷的惩处,但凭借多年积攒的的人脉和财富,他四处奔走,上下打点。家中多年的积蓄如流水般消耗殆尽,在经过多方艰难努力后,才勉强保住官职,不过仍被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