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和朱棣快马回到北平。
刚到北平,朱棣就开始调兵遣将。
徐达全力支持,派大儿子徐允恭充当燕王前锋。
李景隆带着徐增寿等七个小屁孩,擅自跟随倭人前往倭国。
得知这个消息,徐达心中一颤,强忍对三儿子的担忧,分别写了书信给李文忠和虾仁,说他支持孩子们的历练。
朱棣本以为李景隆是大明战神,还想着收入麾下,结果得知大明战神的含义,对原本亲近他的李景隆本能地产生了一丝厌恶。
“果然是个废物!”
得知李景隆带人跑去倭国,朱棣更是心生鄙夷,这等擅自行动、不动脑子坑了一群朋友的蠢蛋,不愧是大明战神。
虾仁遇刺,带着太孙消失的消息传来。
朱棣心神一颤,一股莫名的窃喜涌上心头。
愣神了好长时间,朱棣才确认这股窃喜的由来。
入京师前,朱棣对皇位真的没有半点觊觎之心。
有大哥和雄英,前面还有老二和老三,怎么都不可能会轮到他这个老四。
明知不可能的事,朱棣也就不去觊觎了。
入了京师,虾仁竟然是后世来人,得知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朱棣惊喜交加。
大侄子和老大死了,老二和老三也死了,允炆这个蠢货当了皇帝,自己居然靖难成功,成为永乐大帝……
朱棣也明白,这对现在的自己而言,只是黄粱一梦。
原本可以成为一个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现在却成为被父皇大哥猜忌的对象,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虾仁这个擅入者。
要说对虾仁没有一点怨念,这是不可能的。
但要说杀虾仁,朱棣还真没想过。
现在虾仁带着雄英消失,要是再也不出现的话,那岂不是就等同于历史上的雄英死了?
没了虾仁,没了雄英,要是大哥还是死在父皇之前,那父皇看在永乐大帝当得好的份上,会不会直接立自己当太子?
“砰”
朱棣的心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一颗种子在心头迅速地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朱棣猛地想起了跟道衍见面时的场景。
“不会是道衍做的吧?”
朱棣不相信道衍一个区区和尚,会有这般决心和手笔,能做下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心中又隐隐有股感觉,这可能真的是道衍的手笔。
要真是道衍主使,那这事追查起来,绝对瞒不住。
想到跟道衍在书房里谈了半个时辰,虽然没说大逆不道的话,可自己是有前科的,父皇难免会怀疑是自己指使的。
朱棣心中一寒,恐惧弥漫心头。
手足相残是父皇的大忌。
一旦道衍被捕反咬一口是自己指使的,那就完了。
进京喊冤?
不行,一旦进京,可能就会被圈禁。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朱棣急得如同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突然,朱棣灵光闪现犹如醍醐灌顶,想到了一条妙策。
立功,缩头,熬!
不断立下战功让父皇另眼相看。
在父皇母后大哥面前恭谨,缩着头做人,只要不被父皇废黜王爵贬为庶人,万一熬死了大哥,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继承皇位。
朱棣当机立断,以兵贵神速为由,点起三千骑直奔广宁卫。
朱棣的反常,看在徐达的眼里。
以徐达的智慧,不难猜出朱棣的处境,作为朱棣的岳父,这让他的心情非常沉重。
…………
汤鼐和蓝斌跟着李景隆去了倭国。
要说汤和和蓝玉没有埋怨之心,这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蓝玉,不像汤和儿孙众多,他只有两个儿子。
可面对李文忠的致歉,汤和和蓝玉还得捏着鼻子,大笑着:“不去历练,如何才能成器,我们还要感谢九江,不然犬子就废了。”
儿子已经去了倭国,抱怨和牵挂都没用,汤和和蓝玉转而向李文忠询问起虾仁来。
李文忠如何敢轻易泄露丝毫,以见到陛下和虾仁就知道为由,闭口不言。
蓝玉和汤和撬不开李文忠的嘴,只得耐心等在乾清宫外。
这时,太孙跑来。
“臣见过太孙殿下!”
李文忠、汤和和蓝玉,朝太孙行礼。
太孙跟着虾仁消失半月又神奇出现,这让汤和三人充满好奇地打量着朱雄英,特别是现在太孙的穿着打扮寸头,可谓是亮瞎人眼。
“曹国公、信国公、永昌侯不必多礼!”
朱雄英这才想起,急匆匆跑来,忘了身上的穿着打扮了,只得故作不知地拉着蓝玉走到边上。
吉博小来传话,李文忠和蓝玉只得按耐住好奇之心前往御书房,少不得在心中猜测:
太孙这么急匆匆地找蓝玉,是什么事?
“殿下,臣是从云南带回了一批少年,只是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叫马和马三宝的,人和名单已经交到了十二监,殿下……”
蓝玉的话未说完,朱雄英已经一溜烟地跑了。
“这还是那个循规蹈矩,温良恭俭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