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召集了小镇的所有居民,宣布了他的改革计划。
他激情澎湃地讲述着规划后的蓝图:农田将按照最科学的方式耕种,产量将翻几番;商业区将井然有序,商贩们将拥有固定的摊位,不再需要四处奔波;孩子们将会有学堂读书,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人群起初嗡嗡作响,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然而,当陈乔提到要重新分配土地,统一规划种植时,人群中开始出现反对的声音。
刘老汉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了出来:“祖祖辈辈,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地是我们的命根子,怎么能说改就改?”他身后,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也跟着附和,他们固守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对陈乔的新方案充满了不信任。
张铁匠虽然支持陈乔,但也有些担忧:“陈公子,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大家祖祖辈辈都习惯了,一下子改过来,怕是困难啊!”
面对质疑,陈乔并不气馁,他耐心地解释着现代农业的优势,并承诺会保障每家每户的利益。
然而,几百年的传统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
这时,孙秀才站了出来,他摇着羽扇,语气带着一丝质疑:“陈公子,你的这些理念,闻所未闻,是否真的可行?我读圣贤书多年,也未曾见过如此奇特的治世之法。”他虽然钦佩陈乔的才智,但对这些新奇的理念仍抱有怀疑的态度。
孙秀才的发言无疑给原本就紧张的气氛火上浇油。
人群开始议论纷纷,质疑声此起彼伏。
陈乔感觉自己像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改革的道路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陈乔,你确定这样做是对的吗?”庄贤走到陈乔身边,低声问道。
陈乔望着眼前喧闹的人群,眼神坚定:“我必须这样做!”
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我相信陈大哥!”一个小男孩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表示支持陈乔的改革。
他们渴望改变,渴望更好的生活。
看到这一幕,陈乔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然而,反对的声音依然强大,改革之路依然充满荆棘。
夜深了,陈乔和庄贤坐在屋内,气氛凝重。
“看来,我们低估了改革的难度。”庄贤叹了一口气。
陈乔望着闪烁的烛火,陷入沉思。
他知道,自己不能一意孤行,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缓缓开口:“或许……”陈乔没有立即反驳,而是提议:“与其争论,不如眼见为实。”他带着刘老汉、张铁匠、孙秀才等几位代表,先来到了小镇西边的一片低洼农田。
正值雨季,田里积水严重,眼看着就要颗粒无收。
刘老汉心疼地直摇头,这可是他家的田!
“如果能提前做好排水沟渠,就不会这样了。”陈乔指着一片汪洋,语气平静却有力。
随后,他又带着众人来到拥挤不堪的集市。
商贩们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尘土飞扬,污水横流。
狭窄的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甚至发生了小摩擦。
张铁匠平时就觉得集市混乱,今日一看更是触目惊心。
回到议事厅,陈乔再次详细解释了他的规划,从农田水利到商业布局,从卫生环境到教育普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
他甚至拿出自己绘制的图纸,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并承诺:“如果新的方法行不通,我们随时可以恢复旧制。” 这份坦诚和自信,最终打动了众人。
刘老汉率先表态:“我老汉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大道理我愿意拭目以待。”
夜色降临,陈乔和庄贤站在小镇最高处,俯瞰着点点灯火。
“看来,我们成功了第一步。”庄贤感慨道。
陈乔望着远方,眼神深邃:“这才刚刚开始……”他顿了顿,突然说道:“庄贤,你有没有觉得……”
在陈乔的带领下,小镇居民齐心协力,将农田按照新规划重新整理。
沟渠纵横,将原本低洼易涝的农田变成了良田。
新的灌溉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集市经过重新布局后,街道整洁宽敞,商贩们有了固定的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却不再嘈杂混乱,反而充满了活力。
小镇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消息传开,周边小镇的居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他们看着井然有序的农田和繁华的集市,羡慕不已。
一些小镇的代表甚至带着礼物前来拜访陈乔,希望能学习他们的经验。
这种被外界认可的自豪感,让小镇居民更加拥护陈乔,改革的阻力也越来越小。
曾经固执的刘老汉逢人便夸赞陈乔的智慧,张铁匠更是成了陈乔的忠实拥趸,逢人便说:“我就说陈公子是个人才吧!”就连孙秀才也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成见,开始主动帮助陈乔整理文献,为小镇的发展出谋划策。
然而,陈乔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树大招风,小镇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