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车辆,一会儿又安排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整个人累得气喘吁吁,但眼神中却始终透着坚定。
终于,联军抵达了齐国边境。公子无亏得知宋襄公率军前来,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亲自率领齐国的大军在边境严阵以待。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只见齐国军队阵容整齐,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武器精良,在阳光的照耀下,铠甲闪烁着寒光,仿佛一片钢铁的森林。而宋襄公这边的联军,看起来则显得有些寒酸,士兵们的装备参差不齐,队列也不那么整齐。但宋襄公却毫无惧色,他昂首挺胸地站在阵前,大声喊道:“公子无亏,你这忤逆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竟敢违背你父亲齐桓公的遗愿,公然抢夺太子之位。你眼中可还有王法?可还有这世间的公理?今日,本公子便要代表正义,讨伐你这等恶徒,让你知道,仁义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公子无亏在对面听闻此言,却只是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宋襄公,你莫要在此处大言不惭,装腔作势。你以为你带着这一群乌合之众就能与我齐国大军抗衡?你也太天真了。这国君之位,本就该有能者居之,太子昭软弱无能,如何能担当起齐国的重任?”
就在双方即将展开一场生死大战之际,齐国的大臣们却在后方坐不住了。他们深知,一旦内战爆发,齐国必定会陷入生灵涂炭、国力衰退的深渊。他们纷纷围拢到公子无亏身边,像一群聒噪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劝说着:“公子啊,此事万万不可。若我们与宋国开战,无论胜负,齐国都将遭受重创。如今诸侯各国皆在观望,我们若挑起战火,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况且太子昭本就是先君所立,我们如此行事,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不如我们让太子昭回来,恢复齐国的秩序,以免齐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公子无亏被大臣们说得心烦意乱,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他们所言句句在理。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犹如一只斗败的公鸡,“好吧,罢了罢了,我认输便是。”
就这样,在宋襄公的“仁义”干预下,太子昭顺利地回到齐国,登上了国君之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此时可谓是志得意满,他觉得自己就像那传说中的英雄,单枪匹马拯救了齐国于水火之中。他在齐国的宫殿之中,昂首阔步,四处踱步,仿佛自己是这里的主人一般自在。他还不停地向齐孝公灌输自己的仁义理念,“孝公啊,你一定要铭记,仁义乃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只有坚守仁义之道,对待百姓如亲生父母,对待诸侯以礼相待,齐国方能在这乱世之中再次崛起,重铸昔日的辉煌。你看那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诸侯,皆因他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仁义。你要以他为榜样,不可偏离这正道。”齐孝公在一旁唯唯诺诺,表面上点头称是,心中却暗自腹诽:“这宋襄公,想法固然不错,可这世间的权谋争斗如此复杂,仅凭仁义就能治理好国家?怕不是过于天真了吧。”
宋襄公完成了这一“壮举”后,名声如日中天,传遍了诸侯各国。他自己也愈发坚信,自己离那霸主之位已经近在咫尺。然而,他却浑然不知,这只是他在春秋这个大舞台上短暂的辉煌时刻,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虽然璀璨,但转瞬即逝。更大的危机正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在黑暗中悄然逼近,即将把他淹没。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