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精打细算(1 / 2)

“本报欢迎投稿,一经选载,于月底奉酬,每千字自一元至两元计算。如投翻译稿件,则稿酬两元起算。”

果然在民国时代,当个大文人相当挣钱啊!

秦九章上辈子就极爱看书,各种书都看。

他是个聪明人,几乎过目不忘。

但没有上很好的大学,主要是他喜欢的东西太杂,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秦九章的一个特长是写东西,高考语文成绩也不低。

平日里各种畅销书都看过,尤其各种小说,内容情节脑子里完全就是现成的。

就算不能做到完全复刻,也能**不离十。

况且以现在的民国语境,要是完全照抄,也不合适。

秦九章的写作能力不错,——其实就算稍差点,也没什么大碍。

1921年是什么时候?

依然是中国人刚开始学习用白话文写作的年代。

换句话说,此时大部分中国的文人,包括那些大文人,都在一点点学习白话文写作。

他们看的白话文作品,远远比不上一个现代大学生多,更别提优秀的白话文作品。

而过去不久的“五四运动”,余温不减,让新文化的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所有人都喜欢白话文,热衷白话文。

这是风口!

猪站在上面都能上天的那种大风口!

只要高考语文好点,平时又喜欢文学、写点东西的,在1920年代的中国都能吃上稿酬这碗饭,乃至混个大学教授也轻轻松松。

这话绝非吹牛。

各位要是多看看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20年代的小说),就会发现除了鲁迅、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曹禺、梁实秋、朱自清等等那少数一二十个顶级大佬,其他的白话小说作品大都十分稚嫩。

当然,绝不是在诋毁其他民国大师。

完全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历史轨迹,他们是在顶着巨大的未知风险在做这件事。

——没有前人的探索,怎么会有后来的大树好乘凉。

但这倒是给了秦九章巨大的“可乘之机”,几乎可以看见无数袁大头砸向自己。

可惜秦九章还不能马上付诸行动。

因为——他还要攒钱买纸和笔。

今天挣得六角钱一个铜子儿都剩不下!

回家前,他在摆摊的地方买了:

10斤红薯,花了1角;

买了5斤米,1角5分;

一担煤,1角4分;

一斤煤油,6分;

一块肥皂,5分;

半斤盐,1角;

这些就已经花去6角了。

另外还买了一斤食用油,7分。

白天拉车,自己吃饭花了1角,——已经非常省了,毕竟一天20多公里的高负荷运动量,吃下的干粮几乎瞬间就被消耗殆尽。

秦九章还是头一次如此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对了,想起昨天萱萱馋烙饼卷酱肉,秦九章又毫不犹豫花2分钱买了一个。

现在的秦九章,自己可以吃苦,就是不想再看到乖巧可爱的妹妹落泪了。

挑着这些东西回家时,秦九章正好路过一家翰墨店,于是放下东西进去询问道:“店家,你们这儿纸笔怎么卖?”

店小二瞅了满身大汗的秦九章一眼,不耐烦道:“一个臭拉车的,别来我们这儿影响生意。”

秦九章没有在意他不屑的口气,毕竟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于是耐心道:“我只是打听打听。”

店小二敷衍道:“别说我看不起你,我们店里的东西你根本买不起。”

秦九章指着一角:“那种纸怎么卖?还有铅笔。”

店小二很不情愿地说:“一令纸1元;铅笔美国产的一枝2角,日本产的一枝1角。怎么样,是不是买不起?”

秦九章冷冷一笑,没有搭理他,转身走了。

暂时没必要生这种闲气,不然自己一个车夫每天遇到的各种事能气死。

——早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狗眼看人低!

心里算了一下,这时候的纸笔与其他生活用品相比,真的很贵。

一令纸就是500张。

就算买50张,也要1角钱。

便宜的日本铅笔也要1角。

拉车这种买卖忽高忽低,不见得每天都能挣六角。

平均下来,自己每天拉车可以挣差不多5角,各种生活支出再省也得4角。

也就是自己最少需要花两天才能省下两角钱,买上50张纸和一支铅笔。

挑着东西回到大杂院,秦九章招呼妹妹秦萱萱过来把东西收拾规置好。

当他从背后掏出香气扑鼻的烙饼卷酱肉时,秦萱萱的眼珠子都要冒出光来了。

“哥,你怎么真买了!?”

秦九章笑道:“都说了要买给你吃,你哥我向来说到做到!”

萱萱兴奋地抱住秦九章,开心道:“哥你最好了!”

这一刻,秦九章感觉今天的疲惫一扫而空,哈哈道:“快去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萱萱高兴地回了屋。

秦九章则到院中舀了一大瓢

最新小说: 反派重生之想活的更久 长生!开局嫂嫂逼我修仙! 冥天逆行 九劫剑塔 魂穿修真界:我的空间能藏娇 被道侣分手后,系统终于来了! 蒙冤后退宗,师尊师姐都气哭了 天狱归来,我被迫成了玄凰阙主 我凭借努力硬抗气运之子 九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