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点齐兵马,头戴红缨冠,身披鱼鳞甲,手持长刀,背着两柄短戟:“二三子!出征!”
“喏!”
刘协没有食言。牛辅在得到天子为他占卜的结果后,也是对此战再没有半点顾忌,将三百战马都交予了张辽。
张辽率三百骑兵,一马当先,出东阙,自灞桥而去。
三百骑兵,数量虽不多,可奔跑起来依旧是宛若雷声震震,令长安百姓以为是晴天霹雳,纷纷垂首疾步而行,不敢仰视天威。
“方才那老卒说徐晃的兵马大致是在渭南……若是步行,多半此刻距离长安已是不远。”
张辽再次下令:“令斥候探路!若是遇到大股兵马,毋需管对方的旗帜,直接与我来报!”
“喏!”
斥候轻装简行,迅速朝着东面而去,脱离了大股部队。
一个时辰后。
有轮换的斥候兀自越过前军骑士,来到张辽身边:“都尉!前方十里,有部众约两千人!”
“可有骑兵?”
“约莫数十骑!”
“行伍阵列如何?”
“行伍整齐,没有杂乱。”
“可带有汉弩一类的军械?”
“未曾看见!”
……
铁盔下,张辽已经明白了对手的实力。
行伍整齐,证明对方敌将是个能够约束士卒的良将。
但受限于敌人潜藏的状态,他们并无大规模的骑兵,同时也没有令人闻风丧胆的汉弩!
这样的敌人,虽然棘手,但问题不大!
张辽一勒马缰,看向不远处的一片密林,心中已是有了打算!
……
而与张辽相对而行的,便是将整个关中搅的鸡犬不宁的徐晃。
徐晃,典型的河东人,身形雄壮,浓眉大眼,只以布巾裹头,显然还保留着黄巾贼的习性。
“渠帅……”
徐晃身旁一士官刚刚开口,马上就自己扇了自己一耳光。
“抱歉,将军!又叫错了!俺知道你的规矩!”
士官拔出腰间一柄匕首,对着自己左手的手指就砍了下去。
“嘶!!!”
刀起指落,这士官的左手小指顷刻间就落到了地上,鲜血瞬间喷涌出来。
周围贼兵见状,赶紧上前,帮这士官包扎好伤口。
士官疼的咧开嘴巴苦笑:“俺平日里其实也习惯了,但今日不同啊将军!我们这旗帜是不是太招摇了?”
其身后,便是举着大纛和将旗的两個力士。
他们一人举着【漢】字大纛,一人举着【董】字将旗……站在这两面旗帜面前,属实是觉得浑身刺挠!
若是有路人看他们,更是立刻就胆战心惊,恨不得上去就捅个几刀,免得对方走漏消息。
“还是将军你厉害!不但不将那些人放在眼中,还这般淡定……”
士官边感叹,边疼的不断吸着冷气。
“书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就是大山倒在自己面前,也能做到面不改色!俺的天爷哎!这山要是真倒了,那得多吓人?俺一直不信那种人真的存在,只当是那群书生编造的故事。现在看来,将军就是书中描述的那种人啊!”
徐晃自始至终,都一言不发。
听到别人夸赞也没有动容,就好似士官絮叨的只是别人的事一般。
这样的从容,让身边之人再次钦佩不已。
深入敌腹,潜藏数月……别说是钟繇这种敌人不相信,就是这群士卒自己都险些心态崩溃,终日惶惶不堪。
唯独徐晃一人,寝食如常,与在自己家中无异。
也正是徐晃这般的淡定,加上徐晃军纪甚严,这才感染了身边的士卒,让他们坚持到了现在。
可忽然。
被士卒们以为“山倒了都面容不改”的徐晃,竟然蹙起了自己的眉头,于脑门处凝出一个“川”字。
视线的尽头,赫然出现一道黑线!
大地也在这一刻颤动起来,不少贼兵明明没有动弹,却已经是头晕目眩。
“山,山倒了?还是天塌了?天爷哎!”
贼兵阵阵骚动,本来还算是安静的行伍顿时嘈杂起来,种种疑虑声灌入徐晃的耳朵。
徐晃微微眯起眼睛。
不是山倒,亦不是天塌。
而是骑兵!
“摆开圆阵!抵御敌军!”
徐晃惜字如金,但他麾下的骑令官却能清楚的将徐晃的命令传递给战场上全部的两千部众。
“渠帅!”
惊慌之下,再次有人喊错了徐晃的称呼。
“我们被敌人发现了???”
“嗯。”
徐晃敢肯定,自己已经暴露了。
对面的骑兵冲过来时,根本没有半点减速!
这样冲锋的姿态,如果不是因为要对敌,还能是因为什么?
所以徐晃没有半点侥幸的心态,直接就令士卒组成最适合用来对付骑兵的圆阵,决定迎敌。
“渠帅!对面好多骑兵!”
又是一声喊声,终于让徐晃不再淡定。
关中……怎么可能还存在着大量骑兵?
“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