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常洛召开廷议,商讨孙传庭提出的,与日本人及荷兰人合作消灭皇太极的问题。
张惟贤、朱纯臣两位勋臣,孙承宗、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四位阁臣,毕自严、毕懋康、张问达、文震孟四位部臣,早早来到文华门外等候。
常洛虽然赞同孙传庭的建议,以他目前的权威也可以独断专行,但争取文武大臣的支持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王安手执拂尘走了出来,笑容可掬说道:"诸位请吧。"
众人鱼贯而入,进入殿内后纷纷行礼参拜。
常洛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而沉静。
“朕今日召众卿前来,乃是商议一件大事。孙传庭所提与日荷合作击皇太极之事,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孙承宗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此事宜慎重。日本与荷兰皆虎狼之邦,虽有共同敌人,但恐日后难以驾驭。以臣愚见,还是谨慎从事的好。”
孙承宗起了头,张问达、文震孟也跟进。
张问达道:"自太祖立国以来,倭人屡屡生事,丰臣秀吉更有吞并朝鲜侵犯大明之意,德川家康父子虽屡屡向我朝示好,不过是垂涎大明的物产而来,将来与我大明必有一战。"
文震孟说道:"红毛夷窃居在澎湖岛上,劫掠过往商船,扰害福建地方,理应发兵驱除,若与之言和,甚失朝廷体面,臣以为不可。"
常洛看向张惟贤,问道:"国公以为如何?"
张惟贤作为勋臣本无意于介入朝政纷争,但皇帝点名问他,又不能不表个态,答道:"兹事体大,臣不敢妄言,唯陛下圣心独断。"
常洛又看向朱纯臣,朱纯臣忙拱手答道:"臣以为,也不是不能考虑。"
常洛又看向徐光启,问道:"卿以为如何?"
徐光启看了孙承宗一眼,说道:"臣与西、葡、英、荷各国传教士都有来往,他们虽然都信天主,但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西、葡信的是旧教,英、荷信的是新教,这新旧两派除了在教义上相互攻讦外,在海上为了争夺贸易路线也大打出手。"
"英国在海上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在澳门也和葡萄牙打了一仗,结果也输了。
这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陆地上紧挨着,是打了几百年的冤家,这英国和荷兰在海上也较着劲……"
孙承宗打断道:"徐阁老,西洋人狗咬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徐光启道:"怎么没关系呢,正可以分而治之啊。荷兰人占据澎湖,其实不是看中那块地,而是想和天朝贸易,只要答应和他贸易,其实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的。"
孙承宗道:"你说的是向荷兰人借兵吗?"
徐光启:"是!荷兰是个小国,但战船很厉害的。"
孙承宗:"堂堂天朝上国向蛮夷借兵,甚失国体,我朝尊的是孔孟圣贤之道,讲的是忠孝两全;自从西洋各国传教士来了之后,许多进士举人改信了天主教,异端邪说泛滥,己动摇国本,为害甚烈。"
这一通大帽子一扣下来,徐光启就败下阵来,大殿中气氛凝重起来。
周延儒察颜观色,觉得到了开腔的时候了,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孙传庭之议可行。日荷虽心怀叵测,然我朝可先定契约细则,防患于未然。”
常洛微微点了点头。
温体仁看在眼中,拱手说道:"臣也认为可行。"
孙承宗神情间对周延儒、温体仁随风摆舵大为不满。
只剩下毕自严和毕懋康没表态了。
毕自严缓缓开口道:“陛下,臣等以为此事需谨慎权衡利弊,若借兵得当,确可解燃眉之急,但其中风险亦不可小觑。”
毕懋康道:"西洋人在船炮上的确精通,若很借助他们的力量也没什么不好的,方今世界日新月异,从前可以为敌,现在也可以为友,现在为友,将来也可为敌。
常洛听着众人的争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道:"朕意己决,准孙传庭所奏。徐爱卿,着卿与荷兰人联络,商谈借兵一事。"
徐光启道:"荷兰东印度公司驻爪哇岛总督库恩,驻澎湖岛总督纳茨,都曾通过传教士龙华民、邓玉涵找到臣,希望能觐见陛下,臣无旨不敢擅行,断然拒绝了他们。"
常洛道:"无妨,朕可以召见他们。"
徐光启大喜:"库恩的船队就在广州外海游荡,臣这就通知他。"
常洛站起身来,说道:"今天就议到这里吧。"
孙承宗还想再说,但常洛己转身离去。
出了文华殿,孙承宗还想和徐光启辩论。
徐光启无奈地看着孙承宗,说道:“孙阁老,陛下已有旨意,莫要再争了。咱们的船炮的确太不中用了,借荷兰人的船炮一用,可以少死许多将士,少耗许多国帑,何乐而不为呢?”
孙承宗长叹一声,“徐兄此举,后患无穷啊。那红毛夷面丑心恶,岂是好相与的角色,今日借兵于我,他日必有所图。”
徐光启却不以为然,“孙兄太过忧虑了,如今战事紧急,这也是权宜之计。西洋人驾着船五大洲六大洋乱跑,并不是关上大门就能了事的。该用他们时就用他们,该打他们便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