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喂!当乞丐去啊? > 第1936章 年 和鲁迅先生的最后对话

第1936章 年 和鲁迅先生的最后对话(1 / 1)

民国二十五年,华夏大地恰似那风雨飘摇中的孤舟,内忧外患的巨浪一波接着一波,无情地拍打着。日寇的铁蹄在东北肆虐已久,还妄图进一步鲸吞我中华大地,而国内呢,国共之间的纷争也尚未平息,百姓们在这乱世之中艰难求生,或流离失所,或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人人都盼着能有一道曙光,穿透这层层阴霾,照亮这满目疮痍的山河。

在这动荡的岁月里,上海,这座繁华却又透着悲凉的城市,依旧车水马龙,却也藏着无数的故事。据《鲁迅年谱》记载:“1936年,鲁迅的健康状况愈发不佳,然其仍笔耕不辍,以犀利之文字,为唤醒民众、抨击黑暗而不懈努力。是年10月19日,鲁迅于上海溘然长逝,其一生留下诸多传世之作,如《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皆深刻剖析社会之弊病,唤起国人之觉醒,于中国现代文学之发展,功不可没也。”这般简短的文字,却道出了那一段时光里鲁迅所处的艰难境况以及他在中国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力,也为这围绕“1936年我和鲁迅的最后聊天”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热血与抗争、关乎民族精神觉醒的历史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

我呢,不过是上海一家小报馆的编辑,名叫陈生,年方二十有八,生得面容清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透着股文人的儒雅之气,只是性子有些执拗,一旦认定了的事儿,便非要辩出个是非黑白不可。自幼便痴迷于文学,对鲁迅的文章更是推崇备至,时常在报馆里与同仁们探讨他的文字,每一次研读,都仿佛能看到先生笔下那一个个鲜活又可悲的人物,在这旧时代里挣扎、呐喊。

那是一个寻常的秋日午后,上海的街头已有了几分凉意,街边的法国梧桐树叶开始泛黄,秋风拂过,沙沙作响,似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我听闻鲁迅的身体欠佳,心中一直牵挂着,想着若能去探望一番,与先生聊聊这世间的乱象,听听他的见解,那该多好。

正巧,报馆里有个采访任务,说是要去拜访几位文化界的名人,收集些对当下文学发展的看法,我便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任务,心里盼着能借此机会见到鲁迅。

我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来到了鲁迅的住所。那是一处略显幽静的小院,院门口的青石板路有些斑驳,仿佛见证了岁月的痕迹。我轻轻叩响了门环,不多时,门开了,是许广平先生,她面容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温和地问我:“您是?”

我赶忙摘下帽子,恭敬地说道:“许先生,您好,我是小报馆的编辑陈生,久仰鲁迅先生大名,听闻先生身体不适,特来探望,顺便想请教些文学上的事儿,不知是否方便?”

许广平先生微微点头,说道:“原来是陈编辑,快请进吧,只是先生近日身子确实虚弱,怕不能聊太久呀。”

我连声道谢,走进院子,迈进屋内,便看到了鲁迅先生坐在书桌前,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文稿,他比我想象中还要消瘦,脸色略显苍白,可那双眼眸,依旧透着锐利的光,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一切虚妄。

我走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鲁迅先生,晚辈陈生,冒昧前来打扰,实在是心中对先生仰慕已久,有诸多疑惑,想向先生讨教。”

鲁迅微微抬起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有力:“哦,是陈编辑啊,不必拘谨,坐下说话吧,如今这世道,能有人愿意来聊聊文学,倒也是难得。”

我缓缓坐下,看着先生,鼓起勇气说道:“先生,您的文章,晚辈每一篇都细细读过,那文字如利刃,直刺这社会的病根,可如今这局势,外敌环伺,国内又纷争不断,您觉得咱们这文学,真能唤醒那些麻木的人心吗?”

鲁迅轻轻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烟,点上一支,深吸一口,缓缓说道:“文学的力量,或许不像枪炮那般直接,但它能如那点点星火,燃进人们的心底。只要还有人读着这些文字,能从中有所触动,有所思考,那便有希望,总好过众人皆在这黑暗中浑浑噩噩,任人宰割啊。”

我听着先生的话,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如今有些文人,为了那点蝇头小利,或是迎合权贵,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看着着实让人愤懑。”

鲁迅微微皱眉,弹了弹烟灰,说道:“哼,那些人,不过是文坛的蛀虫罢了,真正的文人,当有脊梁,要敢于为这世间的不公发声,哪怕声音微弱,也要喊出来,让世人知道,这世道还有人在抗争,在寻求改变。”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似乎是有人在街头争吵,还夹杂着几句日语,想来又是那些趾高气昂的日本浪人在滋事。

我皱起眉头,气愤地说:“先生,您看看这些个日寇,在咱们的土地上如此张狂,可还有些国人,却不敢反抗,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最新小说: 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 贞观萌国公 重生,穿成恶毒女配之后 云绾宁墨晔 湖畔诗人 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 最强之军火商人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秦:哥,把刀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