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是李时珍的几个儿子,以及一位身穿员外服的商贾。
几个儿子满脸激动,却十分守礼的让到了一旁,而那位商贾则来到李时珍的面前,笑着拱手恭喜道:
“李大夫,好消息!好消息啊!本草纲目,出书有望了。”
“胡老板,怎么说?李某该怎么做?”
李时珍也同样激动,耿直的迎上去问道。
商贾显然跟李时珍经常接触,知道他的性格,对于李时珍的直白也没有在意,而是笑着道:
“我已于族内各长老商议完毕,若是能得当朝大儒王世贞大人作序,我金陵书局,愿承印先生之巨着。”
“当真!我……我这就去找王大人!”
李时珍整个人都振奋了,须发飘飞,神情激荡,用眉飞色舞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下一秒,他便弯腰开始把那一本又一本装订好的本草纲目装进书篓。
几个儿子见状,当即轮番上前劝道:
“父亲,这52卷书册加在一起不下四十斤,您已经体迈,如何吃得消?这件事还是交给儿子去吧。”
“父亲,您与王大人素昧平生,此去必然是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先派人去打听打听,等收到王大人的回复,再行出发也未为不可啊!”
“是啊父亲,王大人家住江苏太仓,此去一路舟车劳顿,你的身体……”
“等?”李时珍目光一凛,正在放书的动作僵在了半空,接着转过了头来看向了几个说话的儿子神情肃然的道:
“我这一生,就误在了这一个等上。”
“如今希望就在眼前,只差这临门一脚,你们还让我等?”
“我等不了!也不想等!”
“可是父亲……”几个儿子还想再说,却被李时珍用更加坚决的话语打断:
“不用再说!我意已决!”
语毕,李时珍便低头继续整理起了书册。
几个儿子相顾无言一阵后,便一脸无奈的一起过来帮忙了。
画面一转。
已经满鬓斑白的李时珍身负书篓,立于瑟瑟的秋风中。
身后,站着他的儿孙和蕲州城的无数百姓。
他们神情担忧,眼有不忍,齐声高喊:
“父亲!保重!”
“爷爷!保重!”
“李大夫!保重啊!”
李时珍转身,拱手,微笑,随后毅然迈步走向江边停靠的舟船。
秋风吹起他的衣角和鬓发,萧瑟却发人深省。
“艾玛这画面,看得人好难受,心里面堵得慌,李时珍,他又一次出发了。”
“看到这里,我对李时珍的性格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他是真的一刻也不能等啊,还真是应了他当初跟张居正说的那番话,天下苍生等不得,这是一个抓住了一丁点的希望,就全力以赴的人啊。”
“可这也太让人心疼了啊,那书篓塞得满满当当的,看着就沉啊,四十多斤,李时珍他是怎么背得动的啊。”
“是啊,他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啊,要换了我,到了六十岁,能自己下楼就不错了。”
“太让人敬佩了,能为了一件事坚持一天两天没什么,谁都能做到,可是四十年?这就是之前林凡说的身体力行么?大医精诚,太深刻了!”
“李时珍,真不愧为典范之名。”
“林生,来陪我说说话吧。”
正议论间,李时珍已经在船上背靠着书篓坐下,开口唤道。
下一秒,林凡的身影出现在李时珍的跟前,拱手行礼道:“先生。”
李时珍没有转头,而是望着波涛起伏的江面,还有沿途后退的景致,神色略显复杂的开口道:
“林生,你之前与李某见面时,所说的本草经,应该就是这本草纲目了吧。”
“正是,此书于万历二十五年于金陵问世,后又分为一祖三系刊印,即祖本金陵本,万历三十一年刻本,明朝末代皇帝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后朝《四库全书》抄录,其中药图又几经改绘和增加,并附《本草纲目拾遗》。”
“而我后世华夏又对其进行重修和刊印,目前共有线装书版本,彩色图绘版本,幼儿通行本,林林总总,不下几十个版本。”
“除此之外,此本草纲目还被编译成他国文字,于国外刊印之版本更是不计其数。”
“及至学生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本草纲目已广为流传,真正做到了普济天下!”
林凡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骄傲,望向李时珍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佩。
李时珍双目微微失神,随后眯起眼睛,展颜一笑:
“方才,胡老板说此书刊印需要十三年。”
“十三年啊……”
“这一天,李某应该是等不到了……”
轰!
看到这个笑容,再听到这句话,林凡瞠目,浑身巨震!
史学院的一众老餮瞳孔猛的一缩!
而屏幕前的无数观众则直接炸了锅!
“李时珍他知道了!他是怎么知道的?没人告诉他啊,林凡也没说!”
“因为他是李时珍,断人生死,李时珍!”
“你是说,他算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