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玄幻魔法 > 秦时明月之政 > 关于秦始皇称呼的补充说明

关于秦始皇称呼的补充说明(1 / 2)

(QQ阅读的看不到作品相关,在此重新发一下)

亲爱的读者老爷们,关于秦始皇的氏在此重新做一下补充和声明。

首先还是姓的问题,‘嬴’姓肯定是没错的,出处如下:

《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以上便是‘嬴’姓的来源。

‘嬴’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当时最古老尊贵的姓氏之一。

上古八大姓如下:妊、姬、姜、姒、嬴、妘、媯、姚;

八大姓还有另一种说法:姞、姬、姜、姒、嬴、妘、媯、姚。

但是都有嬴是确定的。

首先确定一下当时的习俗,从八大姓的字形构造也可以看出,当时是处于母系社会。

在母系社会是有姓无氏。

经历时代演变,尤其是确立了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后,在当时连姓都是只有嫡长子能继承。

比如周朝天下只有周天子能是姬姓,而其余的分封到各地的周王朝的宗亲们在这之后就不能继承这个姓,而是只能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别的特征来重新取名,这就是氏的由来之一。

《左传·隐公·隐公八年》: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尚书正义·卷二·尧典》:“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德以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以为其姓,令其收敛族亲,自为宗主。

《尚书正义·卷六·禹贡》: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有德之人生此地,以此地名赐之姓以显之。

同时一些国君为了赏赐臣子的功劳,也会赐姓或氏(一般也都会有封地),这是氏的另一种由来。

比如商鞅就是如此,因为被封商地而被称为商鞅,尊称商君,可是人家却是叫卫鞅的。

‘氏’的由来往往是要么出身高贵,要么立下大功从而高贵,往往只有贵族有氏,平民是没有的(甚至姓都没有)。

氏本身就代表着荣耀和高贵。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男性就以氏为姓(因为代表着父系的荣耀高贵)。

以燕昭王举例:他就是姬姓,燕氏,名职;那么他对外的介绍一定是燕国,燕氏、职。

同样因为是父系社会,所以女性地位降低了,是不能用氏的,只能用姓。

因为女性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父系的荣耀跟你没关系。

例如:如果是燕国王室的公主,那么她对外的介绍就是:燕国,姬姓,名谁谁,某某之女。

总结下来:按照战国时的规矩,男女称呼就是男性为‘氏+名’,女性为‘姓+名’。

但是这个规矩还有个例外,天子无氏,只有姓,因为氏的演变主要是代表和土地绑定的荣耀,而全天下都是天子的,故而天子无氏,因为法理上全天下都是天子的。

(关于传统意义的‘天子’意义,以后再详细说。)

虽然也有姓氏演变的一些其他原因,但是主要还是上面这个最重要的政治原因。

如果把姓氏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树干就是姓,树枝就是氏。

拿周朝来说,周王室这棵树的树干就是姬姓,树干就是各种各样的氏,作为宗主的周天子毫无疑问是树干,故而天子无氏本身具有着很大的政治性。

从这个道理上来说,自始皇帝得天子位,称始皇帝后,称呼始皇帝为嬴政才是最正确的。

无论是秦是赵,都不过是一隅之地而得氏名,占据全天下后,抛弃氏的使用才是对的。

还有就是自一统后,始皇帝一统天下,废了六国的贵族(当然,他们的国家都被灭了,承载他们荣耀的土地都没了,自然氏也就没了),在这种情况下,姓氏逐渐统一,合为一体,不再分那么细致。

同样,始皇帝废除分封制,也就已经没有了氏的衍生空间,加上天下越发广茂,即便没有姓与氏区分,也基本不会再造成一些伦理问题,所以姓和氏也就逐渐合二为一,这個举措本身也是有着政治性。

当然,王朝变换,后世王朝官方之称呼,肯定又要回到始皇帝他原本的正式称呼,这本身也算一种贬低行为,同样有政治性。

现在大家很多人纠结的,就是始皇帝在称帝以前,他的氏到底是什么。

目前大家争论的主要是两个,就是‘秦’和‘赵’。

因为从春秋战国当时的礼法和习俗来说,以国为氏才是正常的,也就是秦。

但是这也不一定,如果之前已经有了氏了,自大宗分小宗出来,也不一定就会改氏,哪怕后面小宗更发达了,也不是必须改的,况且秦国在当时本就是处于偏远地区,甚至刚开始被称为西夷,没那么遵守规矩也是

最新小说: 割鹿记 觉醒物品读心术,开局狂赚一百亿 大唐皇二代的非完全悠闲生活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风起宁古塔 狗特务,好痛快停下,别折磨我了 地球领袖 腰软娇娇超好孕,被绝嗣暴君逼嫁 如果时光倒流 天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