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龙泉剑宗的阮秀。
如此一来,陈平安和落魄山的突然发迹,就更合情合理了。
尤其是合情。
双方早已私定终身。
然后是两个拥有山水邸报宣扬此事的小门派,惨遭灭门,都死在剑气之下。
当然没人会相信这是落魄山的手段。
但这才是第一个环节,一个小小的伏笔而已。
不过某些有心人,可能在这个阶段,就会开始猜测是不是正阳山的栽赃嫁祸。
而龙泉剑宗的阮邛,大骊王朝首席供奉,明知这件事是假,这些山水邸报的内容更是假,但是与落魄山的关系?
第二个环节,才是书简湖,与顾璨有关。
可以与某本山水游记相互佐证。
李宝箴转头看了眼桌上的两碗水,微笑道:“顾璨是那碗墨汁,怎么搅和都是墨汁了,陈平安却是那碗清水,稍微蘸一点墨汁,就是开始由清转浊了。”
柳蓑点点头,并不否认李宝箴的这个观点。
“柳蓑,你跟陈平安有仇?”
“没有。”
“头回见面的第一眼,你就看他不顺眼?”
“当年初次见面,就觉得他与我老爷是一般的读书人,气态温和,平易近人,能修身,也能教人,更能做事。”
第一次见面,是在青鸾国狮子林外的道路上,老爷为了给一个道路上的小黑炭让路,牛车冲入了水塘,他们成了落汤鸡。
但是那个陈平安当时的表现,就让柳蓑心生好感。就像自家老爷说的那个道理,不管是什么家庭,豪门世族也好,小门小户也罢,只要是自家孩子犯了错,大人并不能代替道歉就了事,得让孩子知错,再改错。
“那就是觉得他运气太好了,年纪轻轻,就暴得大名,在外乡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给文庙圣人当关门弟子,道侣还是那五彩天下第一人,好像全天下的便宜都给他一人占尽了?让你嫉妒了,认为天道不公?你要替你家老爷,柳老尚书打抱不平?”
“不嫉妒,我曾仔细研究过他的发家史,必须承认一事,万般好处,都是他陈平安该得的。”
大骊官场,升官最快的,有两个,分别是大骊计相马沅和陪都礼部尚书柳清风。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整个官场都知道,柳清风是皇帝陛下用来监视洛王宋睦的,但是藩王宋睦却对始终以礼相待。
陪都洛京,之所以始终没有变成宋睦一个人的衙门,就在于有个柳清风。
书童柳蓑,扈从王-毅甫,是跟随柳清风最久的两个人。尤其是柳蓑,更是自年幼起就跟随在老爷身边了。
但柳清风就因为不是修道之人,已经死了。老人甚至都没有想着成为一方神灵。
可是柳蓑并不会因此就记恨一个自己老爷都认可的读书人。
柳清风在临终之前,曾经与柳蓑笑言,以后唯一能够完善国师崔瀺诸多政策的人,功夫不在阴谋,不在表面可见的繁琐事功,而在醇正,在道义,在人心不可见处的真正事功,崔瀺是故意将其留有余地的,因为他亲口说过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就像李宝箴在青鸾国的一切作为,当年落在柳清风眼中,就只是轻飘飘一句“我们以不义猎义,又有什么成就感。”
关键李宝箴当时还不得不诚心诚意称赞对方一句,确实高出自己一筹。
法家修士韦谅,曾经帮助国师崔瀺立碑一洲山巅。
而柳清风就亲笔撰写了那份后来几乎被文庙照搬的一洲神灵谱牒品第。
“那我可就要奇怪得完全无法理解了,无冤无仇的,你如此作为,所求何事?”
“无所求。”
李宝箴听到这里,终于大为讶异而非假装,问道:“柳蓑,你这是一种纯粹的恶意?”
柳蓑又开始闭嘴不言,甚至干脆闭上眼睛。
李宝箴拧转着手中的空酒杯,微笑道:“柳清风生前一定在某个时刻,提醒过你,如果哪天有人要挟你,例如我,就只管背叛他,让你好留下一条小命?”
柳蓑睁开眼点点头,“李织造神机妙算,确实如此。老爷当年还叮嘱我一定要赶紧忘掉那场对话的内容,否则肯定骗不过你。”
老爷希望他能够成为第二个李宝箴,但是要比李宝箴更聪明,只是太难了。
李宝箴问道:“知道为何我一直没有这么做吗?”
柳蓑答道:“因为你猜到了老爷会这么做,所以就觉得无趣了,对于没有意思的事情,你一向懒得做。”
李宝箴笑着点头,“准确说来是既无意思,也无意义。”
柳蓑反问道:“那你怎么确定老爷不是猜到了你会这么做?”
李宝箴笑容凝滞。
柳蓑笑道:“李织造不用装了,归根结底,你只是怕一个活着的柳尚书,准确说了,是死了的,你还是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