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在医院醒来,头似乎已经清醒了许多,感觉好像没有生病一样。他看见趴在床头、躬着身体的雅晶在熟睡,不忍心叫醒她。 邻床的小孩还在沉睡,他的母亲严肃,很警惕地坐着。齐天慢慢走出房门,到过道里透透风。 ………… 在“榕树茶吧”,齐天从雅晶手中慢慢提起那件红色绣花新娘妆时,一道幽光射入齐天的眼睛,他进入一个特别的空间而无法自控。 一切重现,场景快放,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踵发生,旋转的光影让齐天晕眩、晕倒,渐渐地失去了呼吸。 在陡石梯,雷雨夜,一个穿着新嫁衣的女鬼把齐天扑倒,齐天几近魂飞魄散。他遇到逃婚的新娘,反而要抱着昏迷之中的新娘逃亡山洞。 浑身湿透的新娘脱掉新娘妆,与陌生的齐天相拥。新娘妆装进齐天的背包,齐天拿回家,被父亲发现。父亲叫三姐把带着邪气的新娘妆剪碎,在屋后的竹林里烧掉了。 出租车,坟地,遇鬼,扑到,相拥,躲藏山洞,生死相拥,突然失踪,烧掉了新娘妆,新娘妆重现人间…… 剪碎的红色绣花新娘妆为何完好无损,它像一道幽灵,一直在盯着齐天的眼睛。 ………… 此时,唯有医院过道里的凉风让齐天清醒了许多,相信自己不是做梦。懵懵懂懂中,齐天似乎感觉自己又在做梦。 他在住院部楼下的小花园,见到了在新津花园镇的王大爷,他到医院来拿药,顺便看看同村住院的亲戚。 于是,他在四个月之后,和齐天再次在医院相遇,他们坐在医院的花园里的椅子上,摆谈了一会。 身体微胖、眼光慈祥、说话直接的王大爷,遇到齐天就像遇大恩人,请求到:“小齐啊,你有几个月没来邮电局了,我们还是怀念你给我们写信的日子啊!你不来,我们甚至都不愿意写信了。” 九十年代末,农村外出打工的年代,跑成都、绵阳、西安、重庆,或者更远的广州、深圳、上海,“候鸟迁徙”成了一道风景。 六十多岁的王大爷,老家在三台县建中乡,靠近齐天的老家官沟。建中乡离县城远,山沟里的人都出来打工了,他和老伴跟着子女们来到成都,为他们带孩子、接送上下学、做饭等。 王大爷和老伴,与儿媳妇、孙子住在一起,他们在新津花园镇租房,孙子们在花园镇读书,儿媳妇则留在成都金花镇附近的鞋厂上班,儿子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跑到了广州打工。一家四地,王大爷的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 “异地留守”,这是一个新的名字,对于王大爷更是一种无奈。在中国乡村,包括城乡结合部,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很多时候,一个村有一部座机电话,稍稍好一点的地方,接电话的方式是通过村上的广播,谁谁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在哪里去接电话。 哪怕是半夜,走夜路也要去村上接电话。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联络非常不流畅,互通书信成了时代最美的记忆,收到书信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王大爷以为齐天也来看望生病的朋友,没想到他是住院的病人。齐天兴匆匆地跟随王大爷和他的亲戚,坐车去了新津花园镇。齐天完全忘了自己住院的事情和趴在床边睡觉的雅晶。 坐在车上,王大爷不停地讲自己的事情和小镇的变化。齐天脑中则不停地闪过自己第一次帮王大爷写信的机缘巧合和过程中有趣的事情。 ………… 在读大学期间,齐天经常骑着自行车到附近去游玩,跟着朋友去成都郊区附近的乡镇上闲逛。 那天,天下着小雨,花园镇邮政局门前撑着一把大伞,能遮雨的过道,有很多人排着队。齐天走近一问,乡镇的村民在等待退休的老师为他们写家书。 求写家书的人站着,写的人坐着。一边念,一边写,一边修改、润色,不停地争论如何表达。 排在后面的,大伞上的雨溅落在小伞上,会打湿衣服和裤腿。大家都挤在一起,也想看写信的老师写上什么内容。 齐天说:“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因为他经常给稻城亚丁的“丽的云”写信。他认为,写信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最能表达内心的情感了。 齐天也站着,挤在人群中,欣赏着写信老师漂亮的字体、恰当的表述、生动的措辞。 站在一旁的王大爷,撑着伞不方便,干脆把伞收了,淋在雨中。他好像在自言自语地嚷嚷到,老伴生病,想要早点回家照顾老伴,给孙子做饭。 前面一位大妈,王大爷想插一个队,换个位置,结果商量不成,反而与前面的大妈吵起来了。 “大爷,你要给谁写信呢?我帮你写信吧?”齐天一脸的微笑和诚恳,引来众人啧啧,围着的人马上往后退开,转身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王大爷转过身,迟疑地望着齐天,他不敢确认眼前的年轻人是不是骗子,是否值得信任,他没有马上回答。 “好吧,你们要忙的,找这个年轻人写吧!”写信的老师实在忙不过来,也只好发话了。 齐天突然发现自己没有纸笔,无法写信,感觉自己草率了,他对着王大爷摆摆手。 “来,小伙子,到我这里拿信纸和笔,你给他们写吧,纸、笔我不收一分钱。”戴着老花镜的老师,从眼眶的上面斜看着齐天,没有表情地说到。 老师抓起一本信纸,拿了一支笔,从人堆里递出来。齐天双手去接,其他人帮他接住,转身递给了齐天。 “小伙子,你到里面来写,我帮你找个板凳。”在邮政大厅